成语拼音:qiáo sōng zhī shòu
成语解释:乔、松: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王乔和赤松子。指像仙人那样的长寿。
成语出处:《汉书 王吉传》:“大王诚留意如此,则心有尧舜之志,体有乔松之寿。”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祝福等
繁体字形:喬鬆之壽
英文翻译:Life of Qiao song
乔:1.高:乔木。2.做假:乔装打扮。
松:1.常绿乔木。有多种,树皮多呈鳞状块片开裂,叶针形成束,球果有木质鳞片。是重要的用材及采松脂树种。2.不紧密;不坚实:捆得太松。松软。3.放开;使松:松手。松腰带。4.不紧张;不严格:松弛。松懈。5.用瘦肉、鱼等做成的茸毛状或碎末状食品:肉松。6.经济较宽裕:近两个月我手头儿松了一些。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寿:1.活得岁数大;长命:福寿。人寿年丰。2.年岁;生命:长寿。寿命。3.寿辰:做寿。寿面。4.祝人寿辰。5.婉辞,生前预备的;装殓死人的:寿材。寿衣。6.姓。
“乔松之寿”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雅,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出自《诗经》,字面意思是“像松树一样长久的寿命”,用来祝福别人健康长寿。举个例子:老张过八十大寿时,邻居笑着对他说:“祝您享乔松之寿,年年看花开花落!”这句话既表达了祝福,又暗含对他精神矍铄的赞美。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寿比南山”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表达长寿愿望,但“乔松之寿”更强调像松树那样挺拔坚韧的生命力。比如养生节目里专家常说:“保持规律作息,坚持适度锻炼,自然能得乔松之寿。”这里不仅讲寿命长度,还暗示了健康状态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怎么用才合适呢?想象你去看望刚出院的爷爷,可以说:“您这次恢复得这么好,定能如乔松般长青不老。”这种说法比单纯说“长命百岁”更有画面感。不过要注意使用场景——这个成语比较文雅,更适合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日常聊天说“祝您身体健康”反而更自然。
关于长寿这个话题,我个人觉得现代人更注重生命质量而非单纯追求年龄数字。就像松树之所以长寿,不仅因为生长缓慢,更得益于它适应环境的韧性。或许真正的“乔松之寿”,应该是身心都保持活力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日历上累积的年轮。
最后来看个反例:小王给健身教练送锦旗,写着“祝得乔松之寿”。虽然本意是好的,但显得用力过猛。其实换个说法更贴切:“感谢您带我强健体魄”反而更直白真诚。这说明使用成语要符合人物关系和场景,不能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