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ōng
  • qiáo
  • zhī
  • shòu 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ōng qiáo zhī shòu

成语解释:松乔:神话中仙人赤松子与王子乔。指长生不老。

成语出处:《旧唐书 魏征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比喻长寿

繁体字形:鬆喬之壽

英文翻译:Life of Matsushita

松乔之寿的意思

松:1.常绿乔木。有多种,树皮多呈鳞状块片开裂,叶针形成束,球果有木质鳞片。是重要的用材及采松脂树种。2.不紧密;不坚实:捆得太松。松软。3.放开;使松:松手。松腰带。4.不紧张;不严格:松弛。松懈。5.用瘦肉、鱼等做成的茸毛状或碎末状食品:肉松。6.经济较宽裕:近两个月我手头儿松了一些。

乔:1.高:乔木。2.做假:乔装打扮。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寿:1.活得岁数大;长命:福寿。人寿年丰。2.年岁;生命:长寿。寿命。3.寿辰:做寿。寿面。4.祝人寿辰。5.婉辞,生前预备的;装殓死人的:寿材。寿衣。6.姓。

成语评论

松乔之寿”这个词听起来挺玄乎,但它到底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祝福别人像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和王子乔一样长寿。比如家里给老人过八十大寿,晚辈举杯说:“祝爷爷松乔之寿,年年如今日!”这时候既表达了心意,又带着传统文化的韵味。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都21世纪了,谁还信这些神话人物啊?”其实重点不在神话本身,而在于通过这个成语传递的祝福。就像朋友搬新家时我们会说“乔迁之喜”,重点不是“乔”字的本意,而是用约定俗成的表达传递特定情感。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社区组织老年人健康讲座,宣传海报上写着“科学养生助您松乔之寿”。这里巧妙地把传统祝福和现代医学结合,既亲切又有说服力。比起直白地说“多活几年”,这种表达更有文化厚度。

关于使用场景,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正式场合的书面表达。比如给长辈写贺卡时,“恭贺松乔之寿”比“祝您长命百岁”更有文采,但要注意对方是否了解这个典故。如果给年轻朋友用,可能要先解释:“这可是古代对长寿的最高祝福哦!”

个人觉得这类成语就像文化基因,承载着千百年来的集体记忆。虽然现代人更关注体检报告上的数据,但收到“松乔之寿”的祝福时,心里还是会泛起暖意。毕竟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有人愿意花心思挑选这样的词汇来表达关怀,本身就是件值得珍惜的事。

最后想说的是,语言永远在演变。像“松乔之寿”这样略显冷门的成语,或许会慢慢淡出日常对话,但作为文化符号,它们始终在提醒我们:人类对健康长寿的追求,从古至今从未改变。下次遇到合适的场合,不妨试着用用看,说不定能让你的祝福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