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ī
  • shòu 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 yí zhī shòu

成语解释:期颐:百年。高寿的意思。

成语出处:《南齐书·禇炫传》:“使渊作中书郎而死,不当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颐之寿。”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高寿

繁体字形:期頤之壽

英文翻译:one hundred years old

期颐之寿的意思

期:[qī]1.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如期完成。假期。2.希望;等待:以期发展。期待。3.约会:不期而遇。4.量词。用于分期的事物:《英语世界》第七期。补习班办了三期。[jī]周年或满一定的时期:期年(一周年)。期月(一个月)。

颐:1.颊;腮:支颐(手托住腮)。解颐(开颜而笑)。2.保养:颐神。颐养。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寿:1.活得岁数大;长命:福寿。人寿年丰。2.年岁;生命:长寿。寿命。3.寿辰:做寿。寿面。4.祝人寿辰。5.婉辞,生前预备的;装殓死人的:寿材。寿衣。6.姓。

成语评论

期颐之寿”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村里张爷爷过百岁生日时,邻居们都说:“老爷子这是到‘期颐之寿’啦,真是福气!”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期颐之寿到底指多少岁?”其实答案就藏在成语里——“期”是期待,“颐”是颐养,合起来特指人活到一百岁的高龄。

说到这儿,想起去年参加一位长辈的寿宴。主持人说:“祝愿老人家健康平安,早日迎来期颐之寿!”席间有个年轻人嘀咕:“现在人能活到一百岁很常见吗?”这话倒是提醒了我。根据最新数据,全球百岁老人数量比二十年前翻了两倍,医学进步让“长命百岁”不再是神话。不过“期颐之寿”这个说法,更多承载着对生命力的敬意——就像李奶奶每天清晨打太极时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日子才有滋有味。”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有本小说里写道:“这座古桥历经风雨,如今也算得上‘期颐之寿’了。”作者把老桥比作百岁老人,瞬间让冷冰冰的建筑有了温度。这也让我想到:“为什么人们总用长寿来比喻珍贵的事物?”或许因为时间是最公平的裁判——无论是人还是物,能经得起百年考验的,本身就值得珍惜。

关于“期颐之寿”,我有个观察:现代人嘴上说着“不想活那么久”,但给长辈祝寿时,“长命百岁”依然是高频词。这种矛盾背后,藏着对生命质量的双重期待——既要活得久,更要活得好。就像王阿姨总挂在嘴边的那句:“我可不要瘫在床上活到一百岁,能自己买菜做饭才算真福气。”你看,传统文化和现代观念在这儿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最后分享个小故事。朋友的公司研发抗衰老产品,取名“期颐计划”。起初有人觉得太老派,结果市场反响意外热烈。这或许说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健康长寿”的向往始终如一。就像春天的树总会发新芽,人类对生命长度的追求,本质是对美好生活的永恒期待。

"期颐之寿"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