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én bù wèi jǐ,tiān zhū dì miè
成语解释: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成语出处: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种人的脑筋,浸透着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他相信这样的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甚至用这一大套剥削阶级的话,来为他的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辩护。”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都是自私的
繁体字形: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英文翻译:Man is not for himself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己:1.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严于律己。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诛:1.谴责:口诛笔伐。2.杀(有罪的人):害民者诛。3.要求:诛求无时。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灭:1.熄灭(跟“着(zháo)”相对):火灭了。灯灭了。2.使熄灭:灭灯。灭火。3.淹没:灭顶。4.消灭;灭亡:自生自灭。物质不灭。5.使不存在;使消灭:灭蝇。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听起来像在鼓励自私,但真是这样吗?举个例子,有人为了升职抢同事功劳,还拿这句话当借口,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但仔细想想,这句话的本意可能被误解了。
核心问题:人难道必须自私才能生存吗?其实这句话最早出自道家思想,本意是“人若不懂得完善自我,天地法则就会淘汰他”。这里的“为己”更多指修炼内在、提升能力,而不是损人利己。比如学生熬夜复习,表面看是“为己”,实则是为了掌握知识;创业者拼命工作,既是为自己梦想,也可能创造社会价值。
有个真实案例:菜市场里卖菜的张阿姨,每天最早来挑最新鲜的菜。别人说她“真会为自己打算”,她却说:“我挑好菜才能让客人放心啊!”你看,这种“为己”反而成了利他的起点。
为什么现代社会容易曲解这句话?信息碎片化让很多古语脱离语境。就像有人把“无毒不丈夫”说成“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其实原句是“无度不丈夫”。当人们用片面视角看问题,就容易把智慧变成借口。
我曾在团队项目里见过两种人:一种疯狂争表现却拖累进度,另一种专注做好分内事反而推动整体。后者让我想到——真正的“为己”应该是让自己成为齿轮,带动整个机器运转,而不是当卡住别人的螺丝钉。
下次听到有人说这句话,不妨多想一层:他是在逃避责任,还是在追求成长?天地不会诛灭一个努力变好的人,只会淘汰停止进化的人。就像老树扎根越深越能滋养土地,真正的为己之道,本就可以利己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