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én bù rén,guǐ bù guǐ
成语解释:不像人样,也不像鬼样。指人的面目怪异难看
成语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8回:“你还有脸进雷家的门,跟上你,害得我人不人鬼不鬼,我好苦命呀!”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分句、状语;指人的模样
繁体字形:人不人,鬼不鬼
英文翻译:No man, no ghost, no ghost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鬼:1.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2.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捣鬼。鬼鬼祟祟。3.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含轻蔑意):酒鬼。烟鬼。4.指小孩机灵:这孩子真鬼!。小鬼。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鬼:1.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2.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捣鬼。鬼鬼祟祟。3.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含轻蔑意):酒鬼。烟鬼。4.指小孩机灵:这孩子真鬼!。小鬼。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人不人,鬼不鬼”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到底想表达什么呢?举个例子:小明毕业后频繁跳槽,既没积累经验也没找到方向,朋友说他“干着不像正经工作,躺平又不甘心,简直人不人鬼不鬼的”。这里说的其实是状态尴尬——既没有明确目标,又无法彻底摆烂。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不上不下”有什么区别?举个例子就明白了。比如老张想创业又怕风险,打工又嫌工资低,天天抱怨公司却不敢辞职。邻居评价他:“整天怨气冲天,干活没干劲,辞职没胆子,活得人不人鬼不鬼。”这里的重点不仅是进退两难,更强调精神状态的低迷,就像卡在现实与理想的夹缝里。
再看个职场案例:某互联网公司要求程序员既要写代码又要做销售指标,结果团队既完不成KPI又写不出好程序。这种定位混乱的状态,用“系统不像管理系统,业务不像业务系统,搞得整个部门人不人鬼不鬼”来形容再贴切不过。这说明成语不仅用于个人,也能描述组织层面的失调。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至今?我认为它精准戳中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就像那些凌晨三点刷短视频的年轻人,既知道熬夜伤身又控制不住手机,这种清醒的堕落何尝不是新时代的“人不人鬼不鬼”?关键不在于评判对错,而是提醒我们:当发现自己处于这种状态时,或许需要停下脚步,重新校准人生坐标。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试试“断舍离”思维:与其在两种状态间反复横跳,不如先选定一个方向全力投入三个月。毕竟,明确的不完美,总好过混沌的纠结——这是我在经历三次职业转型后悟出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