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ān
  • fēn
  • rén
  • fēn
  • g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ān fēn sì rén,qī fēn sì guǐ

成语解释:詈词。骂人长相难看。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你看我家那身不满尺的丁树,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外貌

繁体字形:三分佀人,七分佀鬼

英文翻译:Three is like a man, seven is like a ghost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的意思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似:[sì]1.像;如同:似是而非。何其相似乃尔。2.副词。似乎;好像:似属可信。貌似有理。3.胜过;超过: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shì]〔似的〕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后面,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像:瓢泼似大雨。飞也似跑去。像别人都不知道似。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似:[sì]1.像;如同:似是而非。何其相似乃尔。2.副词。似乎;好像:似属可信。貌似有理。3.胜过;超过: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shì]〔似的〕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后面,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像:瓢泼似大雨。飞也似跑去。像别人都不知道似。

鬼:1.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2.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捣鬼。鬼鬼祟祟。3.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含轻蔑意):酒鬼。烟鬼。4.指小孩机灵:这孩子真鬼!。小鬼。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成语评论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这个成语,你听过吗?乍一听可能觉得有点吓人,但它的意思其实挺有意思的。比如有人熬夜三天赶项目,黑眼圈快掉到下巴,头发乱得像鸡窝,同事开玩笑说:“你这会儿啊,三分像人,七分像鬼!”虽然是调侃,但一下子就把那种“又惨又拼”的状态说活了。

核心问题一:这成语到底想表达什么? 它可不是字面意思说人真的像鬼,而是形容一种“介于正常和异常之间的状态”。比如一个人长时间没睡觉,走路飘飘忽忽,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这时候用“三分似人,七分似鬼”,比直接说“你好憔悴”更生动,还带点黑色幽默。

核心问题二:为什么是“三分”和“七分”? 数字比例其实是个夸张手法。就像我们说“九牛一毛”也不是真数过九头牛的毛,重点在强调“大部分不像人样”的视觉效果。比如邻居家小孩万圣节扮僵尸,脸上涂得惨白还挂着假血,他妈笑骂:“你这打扮,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晚上别吓着老太太!”

个人视角: 我倒是觉得这成语挺适合形容现代人的某些状态。比如凌晨三点还盯着手机刷短视频的你——眼睛发直、表情呆滞,可不就是“三分清醒七分恍惚”?这时候放下手机去睡觉,比什么养生攻略都管用。

现实意义: 遇到别人状态反常时,与其背后嘀咕“这人是不是有病”,不如想想“TA是不是正处在三分似人的阶段”。可能是工作压力太大,或者遇到生活难题。就像上周在咖啡馆看到个男生边哭边改简历,屏幕光打在他脸上——那一瞬间,谁没经历过几分“人不像人”的艰难时刻呢?

语言就像个工具箱,成语更是里面的多功能扳手。用“三分似人,七分似鬼”来形容那种游走在常态边缘的状态,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又给日常对话添了点俏皮劲儿。下次见到朋友顶着黑眼圈加班,不妨笑着递杯咖啡:“嘿,这位三分像人的朋友,需要补充点阳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