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ǐ xián rèn néng
成语解释: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吾使贤任能,各殊其事,孤虚心高望,冀闻报复之谋,今咸匿声隐形,不闻其语,厥咎安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官场等
繁体字形:使賢任能
英文翻译:appoint people on their merit
使:1.派遣;支使:使唤。使人去打听消息。2.使用:使拖拉机耕地。这支笔很好使。使上点肥料。3.让;叫;致使:办事使群众满意。加强质量管理,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4.假如。5.奉使命办事的人:使节。大使。公使。特使。学使(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
贤:1.有德行的;有才能的:贤明。贤达。贤良。2.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圣贤。选贤举能。任人唯贤。3.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贤侄。4.姓。
任:[rèn]1.使用;委派:任人唯贤。任命。2.担当或承受:任课。任劳任怨。3.职务;责任:到任。担负重任。4.介词。由着;听凭:任其自然。去哪里任你自己决定。5.连词。不论;无论:任你怎么说,我也不同意。6.量词。用于担任职务的次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7.古又同“妊”。[rén]1.用于地名,如任丘、任县(均在河北)。2.姓。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无能之辈。2.能量的简称。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能。4.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会”,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能写会算。达到某种效率,用“能”,不用“会”: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个字。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nài]1.同“耐”。2.姓。
“使贤任能”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让有才能的人担任合适的职位。比如一家公司里,老板发现某个员工特别擅长数据分析,于是提拔他做市场部主管,这就是典型的“使贤任能”。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强调‘贤’和‘能’呢?”其实关键在于匹配。假设让一个技术天才去管财务,或者让销售冠军做产品研发,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就像让鱼爬树、让鸟游泳,再努力也难出成绩。好的管理者必须看清每个人的长处,而不是单纯看资历或人际关系。
历史上有个经典案例:汉高祖刘邦曾说自己“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带兵打仗不如韩信,治理后勤不如萧何”,但他懂得让这三个人各展所长,最终成就霸业。这比现代企业常说的“人岗匹配”早了整整两千年。
有人会质疑:“现实中很多领导做不到这一点,问题出在哪?”我认为根源在于两点:一是缺乏识人的眼光,二是放不下控制欲。比如有些老板宁可让亲信占着关键岗位,也不愿冒险启用新人,结果团队逐渐失去活力。真正聪明的决策者,会把团队利益放在个人喜好之上。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社区居委会要组织文艺晚会,王阿姨虽然热心,但五音不全;李叔叔平时寡言少语,却写得一手好剧本。如果负责人懂得“使贤任能”,就该让李叔叔负责策划,王阿姨负责后勤联络,这样晚会效果至少提升三成。
最后想说的是,这个成语不仅适用于宏大叙事,日常生活中同样值得实践。比如家长让孩子选择真正感兴趣的专业,而不是跟风填报热门;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分配小组任务,而不是按学号随机分组。当我们开始关注“谁适合做什么”,而不是“谁应该做什么”,很多难题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