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pén dà yǔ
成语解释:倾:全部倒出。雨大得像盆里的水倒下来。
成语出处:宋 苏轼《雨意》诗:“烟拥层恋云拥腰,倾盆大雨定明朝。”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比喻下大雨
繁体字形:傾盆大雨
英文翻译:downpour
倾:1.歪;斜:倾斜。身子向前倾着。2.倾向:左倾。右倾。3.倒塌:倾覆。大厦将倾。4.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倾箱倒箧。倾盆大雨。5.用尽(力量):倾听。倾诉。倾全力把工作做好。6.压倒:权倾朝野。
盆:1.盛东西或洗东西用的器具,口大,底小,多为圆形:花盆儿。脸盆。澡盆。2.形状略像盆的东西:骨盆。盆地。3.姓。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雨:[yǔ]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倾盆大雨”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小明放学时突然遇到一场倾盆大雨,雨点砸在伞上噼啪作响,裤腿瞬间湿透。这时候他说:“这雨下得跟天上有人泼水似的!”是不是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
有人问:“倾盆大雨只能形容天气吗?”其实不然。比如公司突然接到大项目,老板说:“客户的需求像倾盆大雨一样砸过来”,是不是既贴切又生动?这种夸张表达反而能让听者秒懂任务量级。
有个有趣的现象:南方人用“落狗屎”形容大雨,北方人却说“下冒烟了”。相比之下,“倾盆大雨”这个成语就像全国通用粮票,既保留了形象感,又避免了地域理解差异。个人觉得这种成语特别适合写作文,能快速让文字“活”起来。
最近看到网友争论:“暴雨红色预警时,用倾盆大雨够不够分量?”其实成语重在传神而非量化。就像说“他饿得能吃下一头牛”,重点在夸张表达,真要较真反而失了韵味。关键看你想传递的是客观数据,还是身临其境的感受。
我发现很多家长教孩子成语时容易陷入死记硬背。不如试试情景教学:雷雨天带孩子站阳台,指着雨帘说:“这就是倾盆大雨”。等天晴后再问:“还记得上次那种大雨怎么说吗?”具象化记忆往往比抽象背诵更持久。
最后分享个小窍门:用“倾盆大雨”造句时,试着搭配反差场景。比如“婚礼现场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新郎却笑着说这是老天送的天然喷泉”,这种转折往往比单纯描写雨势更有感染力。文字游戏嘛,玩得开心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