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āng cǎi duó mù
成语解释:光彩:光泽和颜色;夺目:耀眼。形容光彩极为鲜艳;极为耀眼。形容事物美好;引人注目。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玉台翠树,光彩夺目。”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颜色鲜艳耀眼
繁体字形:光彩奪目
英文翻译:its brightness dazzles the eyes
光: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彩:1.颜色:五彩。彩云。2.彩色的丝绸:剪彩。张灯结彩。3.称赞夸奖的欢呼声:喝彩。博得满堂彩。4.花样;精彩的成分:丰富多彩。5.赌博或某种游戏中给得胜者的东西:得彩。中彩。彩票。6.戏曲里表示特殊情景时所用的技术;魔术里用的手法:火彩。带彩。彩活。7.指负伤流的血:挂彩。彩号。8.姓。
夺:1.强取;抢:掠夺。巧取豪夺。从歹徒手里夺过凶器。强词夺理。2.争先取到:夺冠。夺红旗。3.胜过;压倒:巧夺天工。先声夺人。4.使失去:剥夺。褫夺。5.失去:勿夺农时。6.作决定:定夺。裁夺。7.(文字)脱漏:讹夺。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光彩夺目”这个词,到底怎么用才合适?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比如走进一家珠宝店,橱窗里陈列的钻石在射灯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周围的顾客都忍不住驻足凝视——这时候可以说:“这颗钻石真是光彩夺目,仿佛把整个房间都照亮了。”这种场景下,“光彩夺目”既形容了物品本身的美,也暗示了它对他人的吸引力。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词只能用来形容物品吗?”当然不是。去年我在美术馆看到一幅油画,画面中央的向日葵用金箔点缀,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画布上,整幅作品像是会呼吸一般。我脱口而出:“画家用这样的技法,让静态的画面变得光彩夺目。”你看,艺术创作中的视觉冲击力同样适用这个词。
这个词背后其实藏着心理学原理。为什么人们总会被“光彩夺目”的事物吸引?研究发现,人眼对高对比度和明亮色彩有天生的敏感性。就像夜市里挂满彩灯的摊位总是最热闹的,手机厂商推出渐变色外壳时销量总会激增。不过要注意,过分追求外在的夺目可能适得其反——去年某品牌手机因反光太强影响使用被投诉,这就是“光彩”变成“光污染”的反例。
现代人该如何平衡“夺目”与“实用”?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写字楼里的白领们开始选择哑光材质的文具,会议室投影仪升级为防眩光屏幕。这些改变说明,当“夺目”成为常态后,人们反而更珍视恰到好处的亮度。就像晚会上佩戴水晶耳饰的女士,会选择剪裁简约的礼服来衬托——主次分明的搭配才能成就真正的光彩夺目。
下次遇见令人眼前一亮的事物时,不妨多观察它的光影构成。博物馆里青铜器的绿锈与鎏金纹路交织,篮球场上运动员护腕的反光条随着动作划出弧线,甚至是雨天车窗上流动的霓虹倒影——这些瞬间都在重新定义“光彩夺目”的现代含义。毕竟在这个视觉饱和的时代,真正能留住目光的,往往是那些懂得收放自如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