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āng yào duó mù
成语解释:夺目:耀眼。形容光采极为鲜明,令人眼花缭乱
成语出处:《辽史·太祖纪》:“黄龙缭绕……光耀夺目。”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颜色鲜艳耀眼
繁体字形:光耀夺目
英文翻译:dazzlingly bright
光: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耀:1.光线强烈地照射:耀眼。2.张扬;显示出来:夸耀。3.光荣:荣耀。4.光芒:光耀。
夺:1.强取;抢:掠夺。巧取豪夺。从歹徒手里夺过凶器。强词夺理。2.争先取到:夺冠。夺红旗。3.胜过;压倒:巧夺天工。先声夺人。4.使失去:剥夺。褫夺。5.失去:勿夺农时。6.作决定:定夺。裁夺。7.(文字)脱漏:讹夺。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光耀夺目”这个词,听起来就像在描述一场视觉盛宴。比如“舞台上演员的钻石礼服在聚光灯下光耀夺目,仿佛把整个剧场变成了银河”。但问题来了——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会发光的东西”吗?其实不然。
举个反常识的例子:有人形容一位科学家提出的理论“光耀夺目”,这合理吗?当然可以!这里的“光”不再是物理光线,而是指思想的价值如阳光般照亮领域。就像量子力学刚出现时,那些颠覆认知的假说,确实让整个学术界为之一亮。
有人可能会问:用这个词会不会显得夸张?关键看语境。比如描述孩子第一次登台表演,说“她稚嫩的歌声在父母耳中光耀夺目”,既保留成语的力度,又传递出主观视角的温情。这种用法反而比“很棒”“很优秀”更有画面感。
我注意到现代人更倾向用“blingbling”“闪瞎眼”等网络用语,但“光耀夺目”自带文化厚度。去年在博物馆看到北宋汝窑天青釉洗,那种温润如玉的光泽,用“光耀夺目”形容反而比“好看”更精准——它包含着历史沉淀带来的视觉冲击。
有个有趣的观察:这个成语常被误用在负面场景。比如“诈骗公司的宣传广告光耀夺目”,虽然语法正确,但情感色彩错位。就像不能因为烟花绚烂就说它温暖,耀眼的光芒也可能暗藏危机,使用时要注意语境的情感一致性。
最近看到有人用AR技术复原圆明园景观,虚拟影像与现实废墟交叠的瞬间,确实称得上“光耀夺目”。这让我想到,古老成语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就像用毛笔写代码——传统词汇完全能承载新时代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