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è jǐ shèn xíng
成语解释:克己:克制自己;慎:谨慎。约束自己,小心做事。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齐皞下第序》:“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剋己慎行
英文翻译:Be cautious
克:1.能:克勤克俭。不克分身。2.克服;克制:克己。以柔克刚。3.攻下据点;战胜:克复。克敌。攻必克。4.消化:克食。克化。5.姓。6.严格限定(期限):克期。克日。7.质量或重量单位,符号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法gramme]8.藏族地区容量单位,1克青稞约重25市斤。9.藏族地区地积单位,播种1克(约25市斤)种子的土地称为1克地,1克约合1市亩。“剋(尅)”
己:1.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严于律己。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慎:注意;小心:谨慎。不慎。慎重。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克己慎行”这个词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它的实际应用场景可能比想象中更贴近生活。比如同事在茶水间吐槽老板时,你明明也想附和两句,却选择默默喝咖啡——这就是典型的克己慎行。这种自我约束不是压抑天性,而是为了避免情绪失控带来的连锁反应。
有人会问:现代社会讲究释放个性,克己慎行会不会显得太保守?其实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就像开车既要踩油门也要会刹车,我们在职场中既要展现能力,也要避免口无遮拦。上周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因为抢着表现,在会议上三次打断总监发言,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莫过于消费场景。看着购物车里的限量款球鞋,明明信用卡额度足够却选择关掉页面,这时候的克制往往比冲动消费更让人有成就感。我有个朋友坚持每晚记账,三年下来不仅还清负债,还养成了精准判断需求的能力,这种改变正是克己慎行的长期价值。
可能有人疑惑:总是这样约束自己会不会活得太累?其实就像健身需要循序渐进,自我管理也需要弹性空间。我的个人经验是设立“20%放纵区间”——比如每月允许自己有一次非理性消费,或者每周留半天完全不做计划。这种张弛有度的方式反而让克己慎行变得可持续。
在社交网络时代,克己慎行有了新的表现形式。看到朋友圈的争议话题,多花五分钟核查信息来源再评论;遇到网络骂战,先把打好的回复删除再退出页面。这些微小的选择看似无关紧要,却能在关键时刻避免人际关系破裂,甚至影响职业发展轨迹。
真正理解克己慎行的人,会把这种品质转化为内在的导航系统。就像开车时不用时刻盯着限速标志,熟练的驾驶员凭感觉就能稳定在安全区间。当自律成为习惯,那些最初需要刻意控制的行为,最终会变成自然而然的处事方式,这才是修身养性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