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ān
  • guò
  • hǎ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ā xiān guò hǎi

成语解释: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后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成语出处:明 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各人使出自己的本事

繁体字形:八僊過海

英文翻译:the eight immortals crossing the sea

八仙过海的意思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仙:1.仙人;神仙:成仙。求仙。2.(Xiān)姓。

过:[guò]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7.探望;拜访:过访。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10.传染:这个病过人。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guo]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guō]姓。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八仙过海”这成语,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各显神通”,对吧?但你有没有想过,为啥非得过海才能显神通呢?说白了,这故事其实是在说:面对难题时,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张果老倒骑毛驴,铁拐李用葫芦当船——你看,连神仙都得动脑子,咱们普通人更得灵活点啊!

那问题来了,这成语到底咋用才贴切?举个栗子,公司里搞项目,老板说:“这次任务时间紧,大家八仙过海吧!”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让团队各自发挥专长嘛!有人擅长数据分析,有人会做PPT,还有人能搞定客户,这不就跟八仙过海一样,各展所长才能顺利“渡劫”么?

再比如,家里装修时,老爸负责水电改造,老妈挑家具颜色,你自己研究智能家居。这时候老妈来一句:“咱们这也算八仙过海了嘿!”你瞅瞅,连日常生活都能套上这成语,是不是比“分工合作”这种词儿更有画面感?

不过话说回来,有人觉得“八仙过海”只能用在团队合作里,这我可不同意。就拿自媒体博主来说吧,一个人既要写文案、拍视频,还得搞运营,这不也是“一个人活成八仙”吗?所以啊,核心不在人数多少,关键是要有“因地制宜”的灵活劲儿。

最后提一嘴,现在有些年轻人把这成语玩出了新花样。比如打游戏组队时喊:“兄弟们八仙过海走起!”瞬间就把传统典故和现代场景打通了。要我说啊,语言本来就得这么活学活用,老祖宗的智慧才能一直“保鲜”嘛!

八仙过海的造句

  1. 造句 八仙过海,各找各妈八仙过海,请系好安全带。
  2. 造句 昨天我们欣赏了瑰奇的寿山石雕,上面雕有八仙过海的精美图案。
  3. 造句 大家围拢在老爷爷身边,听他讲八仙过海的故事。
  4. 造句 我如今与舍弟分开,这弟兄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叫舍弟看看我的过法。
  5. 造句 在技术革新运动中,车间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很快解决了生产中的十几项关键问题。
  6. 造句 在经商大潮中,人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在商界站稳了脚。
  7. 造句 紧张激烈的比赛开始了,选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8. 造句 才艺展示会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挥毫,有的剪纸,有的弹琴,有的唱歌......他们的精彩技艺赢得了来宾们的交口称赞!
  9. 造句 在运动场上,运动员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0. 造句 这次比赛可有许多能人参加,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展示了自己的精彩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