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ā xiān guò hǎi,gè xiǎn qí néng
成语解释:八仙:传说的仙人,即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比喻做事各有各自的办法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81回:“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分句、宾语;比喻个人有自己的本事
繁体字形:八僊過海,各顯其能
英文翻译:Eight immortals cross the sea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仙:1.仙人;神仙:成仙。求仙。2.(Xiān)姓。
过:[guò]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7.探望;拜访:过访。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10.传染:这个病过人。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guo]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guō]姓。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各:[gè]1.指示代词。a)表示不止一个:世界各国。各位来宾。b)表示不止一个并且彼此不同:各种原材料都备齐了。各人回各人的家。2.表示不止一人或一物同做某事或同有某种属性:双方各执一词。左右两侧各有一门。三种办法各有优点和缺点。3.姓。[gě]特别(含贬义):这人真各。
显:1.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明显:显而易见。药刚吃了一剂,效果还不很显。2.表现;露出:各显其能。大显身手。3.有名声有权势地位的:显达。显赫。4.姓。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无能之辈。2.能量的简称。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能。4.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会”,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能写会算。达到某种效率,用“能”,不用“会”: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个字。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nài]1.同“耐”。2.姓。
哎呦喂,各位老铁!今天咱们聊聊那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您可能要问:这八个神仙过个海,到底有啥门道值得咱们琢磨?您别说,这事儿还真藏着现代人都用得上的大智慧。
举个栗子哈,您瞅瞅隔壁老王家那个创业团队。程序员老张敲代码比打游戏还快,设计师莉莉画图就像变魔术,市场部小王那张嘴能把冰块说成暖手宝。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各显神通"吗?您问那要是都抢着干同一件事咋整?嗐,好钢用在刀刃上嘛,关键就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再比如学校里的兴趣小组。有次看见几个中学生搞机器人比赛,机械组的拧螺丝比食堂阿姨颠勺还利索,编程组的写代码就跟写情书似的行云流水。您说要是让编程的去拧螺丝,那不是大材小用嘛!所以说啊,找准自己的赛道比盲目跟风强多了。
不过这事儿也有门道。前阵子我们小区组织垃圾分类,张大妈拿着大喇叭满院子喊,李大爷把垃圾桶擦得能当镜子照。可您猜怎么着?负责督导的小年轻光顾着刷手机,结果可回收物里混着臭鱼头。您看,光有本事不配合也白搭!这让我想到啊,各显其能还得讲究团队协作,就像交响乐团,再牛的独奏也得跟着指挥走。
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总爱说"内卷"。要我说啊,与其在别人的赛道上挤破头,不如学学八仙的智慧。您看那吕洞宾踩着宝剑飞,何仙姑坐着荷叶漂,这不就是差异化竞争吗?咱们老祖宗早八百年前就懂这个理儿了!
最后跟大伙儿唠句心里话:这年头最金贵的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而是把看家本领练到极致。就像我家楼下那家开了三十年的包子铺,老板揉面那手法,米其林大厨来了都得竖大拇指。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