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ù
  • ch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ù chū qí jì

成语解释:原指陈平所出的六条妙计。后泛指出奇制胜的谋略。

成语出处:《史记·陈丞相世家》:“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泛指出奇制胜的谋略

繁体字形:六出奇計

英文翻译:novel tactics

六出奇计的意思

六:[liù]1.数目。五加一的和。2.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lù]用于地名,如六安(在安徽)。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奇:[qí]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奇事。奇闻。奇志。奇勋。奇耻大辱。商品奇缺。山势奇险。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奇兵。奇袭。出奇制胜。3.惊异:惊奇。不足为奇。4.姓。[jī]1.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奇数。奇偶。2.零数:五十有奇。

计:1.计算:核计。共计。不计其数。数以万计。2.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体温计。血压计。晴雨计。3.主意;策略;计划:计策。巧计。缓兵之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4.做计划;打算:设计。为加强安全计,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5.计较;考虑:不计成败。无暇计及。6.姓。

成语评论

六出奇计”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多次想出巧妙的策略解决问题。比如,某公司面对市场困境时,项目经理连续提出六个突破性方案,从调整定价策略到开发跨界联名产品,最终让品牌起死回生。这种场景下,用“六出奇计”既突出其智慧,也暗含解决问题的曲折过程。

核心问题:为什么需要“多次”使用奇计?其实这和现实世界的复杂性有关。比如团队开发新产品时,首次试水可能因用户习惯不符而失败;第二次调整功能后,又遇到供应链问题……每次“出计”既是应对新挑战,也是在前次经验上的迭代,就像玩闯关游戏,每一关的解法都可能成为下一关的钥匙。

有个真实案例:某奶茶店在疫情中尝试过直播带货、社群拼团、DIY材料包等五种创新模式,直到第六次推出“情绪解压盲盒茶饮”,才真正引爆市场。这印证了一个观点:创新往往需要容错空间,前五次看似“失败”的尝试,其实都在为最终成功铺路。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值得借鉴的是动态思维。就像下棋高手不会固守同一套路,真正有效的策略需要根据局势变化灵活调整。现代职场中,与其追求“一步到位的神来之笔”,不如培养“持续优化”的能力——毕竟能六次破局的人,往往比一次侥幸成功者走得更远。

下次遇到棘手难题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把每次尝试看作拼图的一部分,或许第五次调整还没见效,但第六次改变就可能拼出完整图景。重要的是保持解决问题的热情,毕竟机会常藏在“再试一次”的坚持里。

六出奇计的造句

  1. 造句 十年磨砺,九死一生,通的奇经八脉,七尺长剑,六出奇计,闯荡五湖四海,三声有幸,识得一二红颜。
  2. 造句 下联典出汉·陈平,六出奇计,助高祖得天下。
  3. 造句 “六出奇计”、“矫诏立奇功”实际上是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说的是陈氏发展史上的两个奇人,前者指的是陈平,后者说的是陈平后裔陈汤。
  4. 造句 陈平也如鱼得水,“凡六出奇计”,辅佐刘邦打败项羽。
  5. 造句 陈平离开忌贤妒能的项羽投奔刘邦,六出奇计为建立和巩固汉室江山立下大功,是著名的开国功臣,被做了皇帝的刘邦封为曲逆侯。
  6. 造句 几番温柔几番情,几多体贴几多真,一心赤诚为人民,二话不说忠职守,四季如一来奉献,六出奇计保健康,八方病患皆亲友,实心实意勤照看,百无一失技精湛。护士节到了,愿护士朋友们。
  7. 造句 生日送福语!祝你事业一帆风顺,好运接二连三,财运五湖四海,智慧六出奇计,才学七步成章,做事八面玲珑,地位九五至尊,诸事十全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