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ū qí bù qióng
成语解释:见“出奇无穷”。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有僧游交河苏吏部次公家,善幻术,出奇不穷,云与吕道同师。”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繁体字形:出奇不窮
英文翻译:It's amazing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奇:[qí]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奇事。奇闻。奇志。奇勋。奇耻大辱。商品奇缺。山势奇险。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奇兵。奇袭。出奇制胜。3.惊异:惊奇。不足为奇。4.姓。[jī]1.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奇数。奇偶。2.零数:五十有奇。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穷: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2.穷尽:无穷无尽。理屈辞穷。日暮途穷。3.用尽;费尽:穷兵黩武。穷目远望。4.彻底(追究):穷究。穷追猛打。5.极为:穷凶极恶。穷奢极侈。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穷讲究。穷折腾。穷开心。
哎呦喂,说到“出奇不穷”这成语,大家是不是立马想到“花样百出”?比如前阵子有个网红奶茶店,你猜人家怎么吸引顾客?嘿,直接在杯子上印顾客的星座运势!结果排队的人从街头绕到巷尾。这招儿可真是把“出奇不穷”玩明白了——谁能想到奶茶还能和占卜扯上关系?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创新这事儿是不是得靠天赋?” 其实不然!你看那国产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团队刚开始连特效预算都不够,硬是用手绘补帧这种笨办法搞出“山河社稷图”的名场面。这不就是典型的“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所以说啊,创造力更像是肌肉,越练越有劲儿。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我家楼下早点摊的大叔,最近居然搞了个“盲盒包子”。每天随机包三种馅料,买五送一不说,还附赠冷笑话纸条。你别说,现在年轻人上班前都爱去他那儿碰运气。要我说啊,这种小本买卖的“奇招”反而更打动人——毕竟生活需要点未知的惊喜嘛!
不过话说回来,总有人担心“出奇不穷”会不会变成“为奇而奇”。前年某手机品牌搞了个八摄像头的设计,结果被网友吐槽像“浴霸”。这事儿倒是提醒我们:创新也得讲基本法。就像炒菜放辣椒,放对了提味,放多了烧心。
个人觉得啊,真正的“出奇不穷”应该像竹子生长——表面看着节节高,底下根系早就扎得深。拿故宫文创来说,那些爆款周边可不是突然蹦出来的,人家研究了几百年文物纹样,这才有底气把龙袍图案变成手机壳。所以说,创新这回事儿,说到底还是“功夫在诗外”。
最后唠句实在的,咱们普通人也不用非得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创意。就像我家闺女上周用乐高拼了个“自动喂猫神器”,虽然就用了滑轮组和纸板,但愣是解决了猫咪偷吃的问题。你看,生活中的“出奇不穷”,有时候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的勇气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