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iǎn qī yù zǐ
成语解释:典:典当;鬻:卖。典卖妻子。形容生活极其贫困。
成语出处: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设便民房》:“亩亩穷民何能堪此?势必倾家荡产,典妻鬻子以偿其用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生活极其困苦
繁体字形:典妻鬻子
英文翻译:Wife and son
典:1.标准;法则:典范。典章。2.典范性书籍:词典。引经据典。3.典故:用典。出典。4.典礼:盛典。大典。5.主持;主管:典试。典狱。6.姓。7.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妻:[qī]妻子(qī·zi):夫妻。未婚妻。妻离子散。妻儿老小。[qì]把女子嫁给(某人)。
鬻:卖:鬻画。鬻文为生。卖官鬻爵。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嘿,大伙儿听说过"典妻鬻子"这个成语没?说白了就是古代穷到揭不开锅的时候,有人会把老婆孩子当物品抵押或卖掉。这词儿听着就让人心酸,但咱们得明白,这可是古人用来形容极端困境的生动表达。
举个栗子,老张头在茶馆里摆龙门阵:"要说那《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他老丈人,可不就是典妻鬻子的主儿?为了给女婿凑盘缠赶考,愣是把自家婆娘的首饰都当了。"您瞧,这成语用得那叫一个贴切!不过要我说啊,这种事儿搁现在早不兴了,谁家还没个社保医保兜底呢?
不过有人可能要问:"现在社会还有这种现象吗?"问得好!虽然法律明令禁止人口买卖,但某些偏远山村的彩礼纠纷里,不也藏着变相"鬻女"的影子?说白了,经济压力这玩意儿,换个马甲照样能让人喘不过气。
前些天看新闻,有个包工头欠薪跑路,工友们急得差点要押手机抵工资。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典物鬻力"吗?虽然没到卖儿卖女的地步,但本质都是被逼到墙角的无奈选择。要我说啊,咱们老祖宗造的词儿,搁今天照样能照见人间百态。
您可别以为这成语只能用在苦大仇深的场景。我邻居老王开玩笑说:"再这么加班,我家娃都快认不得爹了,整得跟典妻鬻子似的!"您听听,这活用得多带劲!说到底啊,语言就像块橡皮泥,关键看咱们怎么捏。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成语背后藏着个核心问题:人在绝境中会作何选择?依我看呐,与其说这是人性之恶,不如说是社会安全网的缺口。就像咱老家去年搞的扶贫车间,直接把"可能典妻鬻子"的家庭从悬崖边拽了回来。您说这社会进步,不就在这点滴之间么?
说到底,老祖宗留下这成语不是为了吓唬人,而是提醒咱们要居安思危。您瞅瞅现在满大街的外卖小哥和直播网红,哪个不是在跟生活斗智斗勇?虽然不用真典妻鬻子,但那股子拼劲儿,跟古人其实也没啥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