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ài jué yù zǐ
成语解释:鬻:卖。因生活所迫,出卖爵位和子女
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无蓄》:“岁恶不入,卖爵鬻子,既或闻耳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繁体字形:卖爵鬻子
英文翻译:Selling the son of Jue
卖:1.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卖房子。把余粮卖给国家。2.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祖国或亲友:卖国。把朋友给卖了。3.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卖劲儿。卖力气。4.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卖功。卖弄。卖俏。5.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卖炒腰花。6.姓。
爵:1.古代饮酒的器皿。2.爵位,君主国家对贵族所封的等级:封爵。公爵。
鬻:卖:鬻画。鬻文为生。卖官鬻爵。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卖爵鬻子”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觉得陌生,但它背后的故事却很有意思。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以及它想传递什么道理。
举个例子:老王为了公司上市,把核心技术卖给竞争对手,结果导致团队多年心血付诸东流。同事私下议论:“他这简直是‘卖爵鬻子’,连根基都不要了!”这里既点出了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又暗含了对原则底线的警示。
为什么会用“爵位”和“子女”作比喻?其实古人把爵位看作家族根基,子女代表未来希望。这个成语本质上在说:为眼前利益牺牲长远价值,就像自断经脉般危险。比如现在有些家长逼孩子辍学打工挣快钱,表面看每月多几千收入,实则掐断了未来发展可能。
我曾在创业公司见过类似情况。老板为拉投资签对赌协议,结果把产品改得面目全非。当时技术主管拍桌子说:“咱们要是学古人卖爵鬻子,这公司活不过三年!”后来果不其然,失去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两年就被市场淘汰。
这种现象为何屡见不鲜?心理学中的“双曲贴现”理论可以解释:人对即时回报的渴望,往往会压倒对长远利益的判断。就像熬夜刷手机,明知道伤身体,却控制不住当下的愉悦感。这种人性弱点,放大了“卖爵鬻子”的诱惑力。
但事情总有另一面。有个做传统工艺的朋友,宁愿少赚钱也要坚持手工制作。他说:“机器量产确实来钱快,可要是丢了老手艺,我们和普通工厂有什么区别?”这种坚守看似“不懂变通”,却在十年后帮他打开了高端定制市场。
站在现代视角看,“卖爵鬻子”不仅是道德警示,更像是价值选择的试金石。它提醒我们:在快与慢、利与义的天平上,每个选择都在雕刻人生的形状。就像种树,急着摘果可能毁了整片森林,耐心培育才能年年丰收。
下次遇到需要取舍的情境时,不妨多问自己一句:这个决定,是给未来种下种子,还是在变卖传家宝?时间终会证明,真正珍贵的东西,往往生长在耐心浇灌的土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