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ān
  • shōu
  • cǎ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ān shōu bó cǎi

成语解释:犹兼收并采。

成语出处:宋·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观,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繁体字形:兼収博採

英文翻译:Eclectic

兼收博采的意思

兼:1.把两份并在一起;加倍:兼旬(二十天)。兼程。2.所具有的或所涉及的不只一方面:兼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收:1.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收拾。收藏。收集。收篷。衣裳收进来了没有?2.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收回。收复。收税。没收。收归国有。3.获得(经济利益):收入。收益。收支。4.收获;收割:收成。秋收。麦收。今年早稻收得多。5.接;接受;容纳:收报。收留。收容。收礼物。收徒弟。6.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收心。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收不住了。7.逮捕;拘禁:收监。8.结束;停止(工作):收工。收操。收场。

博:1.(量)多;丰富:渊博。地大物博。博而不精。2.通晓:博古通今。3.大:宽衣博带。4.姓。5.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以博欢心。6.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来泛指赌博:博徒。博局。

采:[cǎi]1.摘取:采茶。2.选取;搜集:采用。采购。采风。3.挖取(矿藏):采矿。采油。4.神态;精神:丰采。兴高采烈。[cài]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国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税收入,作为卿大夫的俸禄。西周时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秦汉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赋税拨给受封者,作为其俸禄的“食邑”。3.欧洲封建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或功臣的领地。

成语评论

兼收博采”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广泛吸收、采纳不同来源的精华。比如有人问:“为什么有些人的知识面特别广?”答案可能就藏在“兼收博采”的思维模式中。举个例子:一位设计师在创作时,既研究传统水墨画的留白技法,又学习现代数字艺术的动态效果,最后融合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就是典型的“兼收博采”。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和简单的模仿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主动选择与转化。就像厨师做菜,如果只是照搬菜谱,顶多算复制;但若尝遍八大菜系,取其调味精髓,结合本地食材创新,就实现了真正的兼收博采。比如某科技公司既学习硅谷的开放文化,又保留本土的务实作风,最终形成了高效且富有创造力的团队模式。

生活中如何实践这种智慧?不妨观察下公园里打太极的人群:有人穿着运动服跟练瑜伽动作,有人听着古琴音乐调整呼吸节奏。这种打破传统框架、融合多元健康理念的方式,恰恰体现了“兼收博采”让古老智慧保持活力的秘密。

个人认为,互联网时代尤其需要这种能力。当信息如潮水般涌来,与其固执地排斥异见,不如像海绵吸水般主动筛选吸收。就像有位自媒体人既关注学术论文的严谨逻辑,又琢磨短视频的传播规律,最终产出既有深度又接地气的内容——这种跨维度的学习,才是应对快速变化的底气。

或许有人问:“这样做会不会失去自我特色?”其实正相反。试看苏州博物馆的建筑设计,贝聿铭用现代几何线条重构传统园林元素,反而让东方美学焕发新生。真正的兼收博采不是大杂烩,而是像炼金术般将各种材料转化为专属自己的宝藏。

下次遇到不同领域的知识碰撞时,不妨提醒自己:保持开放心态就像打开多扇窗户,新鲜空气流通的房间里,总能孕育出意想不到的灵感。世界的精彩,往往藏在那些愿意打破边界、主动连接不同领域的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