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ān
  • gài
  • xiāng
  • wà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ān gài xiāng wàng

成语解释: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四》:“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繁体字形:冠蓋相朢

英文翻译:a gathering of dignitaries

冠盖相望的意思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齐。怒发冲冠。2.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鸡冠。树冠。[guàn]1.把帽子戴在头上(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岁)。2.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县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军。名冠全球。4.指冠军:夺冠。三连冠(连续三次获得冠军)。5.姓。

盖:[gài]1.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子。锅盖。瓶盖。膝盖。天灵盖。2.伞:雨盖。3.由上往下覆,遮掩:覆盖。遮盖。掩盖。盖浇饭。4.压倒,超过:盖世无双。5.方言,超出一般地好:这本书真叫盖!6.用印,打上:盖章。盖戳子。7.造(房子):盖楼。翻盖。8.方言虚词(a.发语词,如“盖闻”;b.表大概如此,如“盖近之矣”;c.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盖未学也”)。[gě]1.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2.姓。盖[盖,读音作gě(ㄍㄜˇ)、亦可读音作gà(ㄍㄚˋ)、gài(ㄍㄞˋ)、guó(ㄍㄨㄛˊ)]、guō[hé]古同“”,文言虚词,何不。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望:1.看;向远处看:他望了一眼就走了。一望无际。2.拜访;问候:拜望。探望。3.盼望;希望:渴望。丰收在望。4.声誉。也指享有声誉的人:威望。一乡之望。5.怨:怨望。6.指望子:酒望。7.介词。向;朝:他望我们点头微笑。8.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或十七):朔望(朔是初一)。

成语评论

冠盖相望”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官员们的车马冠服前后相连、络绎不绝。它常用来形容某个场合权贵云集,或者事件接连不断。比如:“每逢科举放榜,京城主街上冠盖相望,各地学子与官员的马车挤得水泄不通。”这个场景中,热闹与权势交织的画面跃然纸上。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冠盖相望’而不是直接说人多?”其实,这个成语不仅强调数量,更突出身份的特殊性。例如,某地举办国际峰会时,酒店门口各国代表的车队排成长龙,警卫严阵以待。此时若说“酒店外冠盖相望”,既点明参与者身份显赫,又暗含事件的重要性,比单纯形容“人多”更有韵味。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老张退休前是单位领导,儿子结婚当天,从早到晚宾客不断,小区里停满了挂着特殊牌照的车辆。邻居感叹:“这场面真是冠盖相望啊!”这里既描述了热闹景象,也隐约透露出人际关系网的复杂。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冠盖相望”背后,或许也藏着普通人难以言说的社交压力。

成语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如今我们谈论网红打卡地排长队,或是明星见面会人潮汹涌,虽然已不涉及古代官员的“冠盖”,但那种密集、持续、引人注目的特质依然相通。下次遇到类似场景,试试用这个成语替代“人山人海”,或许能收获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语言就像一面多棱镜,同一个成语在不同语境下会折射出不同色彩。理解“冠盖相望”时,既要看到它历史沉淀的厚重感,也要敢于打破时空限制,让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碰撞出新的火花。毕竟,真正鲜活的表达,永远根植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冠盖相望的造句

  1. 造句 我家破落以前,常常是冠盖相望,而今却落得“门前冷落鞍马稀。”。
  2. 造句 走进故宫,可以想象得出当年这里冠盖相望,威武森严的情景。
  3. 造句 数岁,假予产业,使者分部护之,冠盖相望。
  4. 造句 今朕亲耕籍田以为农先,劝孝弟,崇有德,使者冠盖相望,问勤劳,恤孤独,尽思极神,功烈休德未始云获也。
  5. 造句 乃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捕公孙诡、羊胜。
  6. 造句 自仪亲王留在大都以来,其府邸冠盖相望门庭若市,尽管仪亲王待之慢而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