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ū
  • qió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ì chū bù qióng

成语解释:形容接连不断地出现。

成语出处:清·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而新书新报日出不穷者,无愚智皆读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表示连续不断地出现

繁体字形:日出不窮

英文翻译: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日出不穷的意思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穷: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2.穷尽:无穷无尽。理屈辞穷。日暮途穷。3.用尽;费尽:穷兵黩武。穷目远望。4.彻底(追究):穷究。穷追猛打。5.极为:穷凶极恶。穷奢极侈。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穷讲究。穷折腾。穷开心。

成语评论

日出不穷”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联想到太阳每天升起这样自然的现象,但它其实更常用来形容新鲜事物接连不断地出现。比如有人会说:“现在的科技产品真是日出不穷,昨天刚买了新手机,今天又听说要出折叠屏的升级版。”这种用法,既点出了变化的速度,也带点调侃生活节奏太快的意思。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现在“日出不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举个例子,短视频平台每隔几个月就会冒出新的玩法——从最初的15秒对口型,到后来的知识科普、剧情短剧,再到最近的AI生成内容。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技术的进步降低了创作门槛,而人们的需求又在不断变化。就像开餐馆一样,菜单不更新,顾客可能就腻了。

有人可能会问:“日出不穷是好事还是坏事?”我的看法是,这就像吃自助餐。选择多固然好,但如果只顾着尝鲜而忽略消化,反而容易撑坏肚子。比如某些行业为了追热点盲目推出新产品,最后质量参差不齐,反而让用户产生疲劳感。关键是要在“创新”和“实用”之间找到平衡点。

换个角度看,这种现象也给我们普通人提了个醒。以前学一门手艺能管一辈子,现在可能需要每三年更新一次知识库。就像我邻居家的阿姨,去年还在用现金买菜,今年已经学会用社区团购App抢限时折扣了。这种适应能力,反而成了现代社会的生存技能。

说到这里,突然想到个有趣的对比:二十年前的流行歌曲能传唱十几年,现在的网络神曲可能火不过三个月。这种文化内容的“保鲜期”缩短,某种程度上也是“日出不穷”的另一种体现。或许未来的博物馆里,会专门有个展区叫“2020年代速朽文化陈列室”。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最好的态度可能是保持开放但不盲从。就像逛集市,不必每个摊位都要停留,但多看看总能发现惊喜。毕竟,这个世界不会因为我们的驻足而停止向前,与其抱怨变化太快,不如练习如何在浪头上站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