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āo tóu yàn wěi
成语解释:喻笔锋劲利。
成语出处: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工画佛道,兼精番马,笔锋劲利,名刀头燕尾。”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法等
繁体字形:刀頭燕尾
英文翻译:A knife's head and a swallow's tail
刀:1.切、割、削、砍、铡用的工具,一般用钢铁制成:菜刀。镰刀。铡刀。铣刀。一把刀。2.用于劈或刺的兵器:大刀。朴刀。刺刀。3.形状像刀的东西:冰刀。双刀电闸。4.计算纸张的单位,通常一百张为一刀。5.姓。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燕:[yàn]1.鸟类。体小,翅长,尾为剪刀状。在中国春向北来,秋返南方。捕食昆虫,是益鸟。2.安乐:燕安。3.古又同“饮宴”的“宴”。[yān]1.周朝国名(前11世纪中叶—前222)。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为秦所灭。2.指河北北部。
尾:[wěi]1.尾巴。2.事物的末端:队尾。尾声。3.跟在后面:尾随。4.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尚未了结的事情:尾数。扫尾工作。5.量词。用于鱼:一尾鱼。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yǐ]1.马尾(wěi)上的长毛:马尾罗。2.蟋蟀等尾(wěi)部的针状物:三尾儿。
“刀头燕尾”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小明花了一个月策划活动,现场布置得华丽又热闹,结果音响设备突然故障,整个流程冷场。同事摇头说:“哎,这真是刀头燕尾啊!”
为什么用“燕尾”形容结尾糟糕?原来成语本意是“刀尖锋利,燕尾分叉”,前半段像刀一样干脆利落,后半段却像燕子尾巴散开,没了方向。比如有人学吉他,前两周热情高涨,天天练习,第三周琴却落了灰——典型的“开头猛如虎,结尾像踩棉花”。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小红网购裙子,模特图精致得像艺术品,收货发现线头乱窜、扣子歪斜。她气得发朋友圈:“卖家秀是刀头,买家秀成燕尾!”这种前后反差带来的心理落差,正是成语的精髓。
和“虎头蛇尾”有什么区别?两者都形容开头好结尾差,但“刀头燕尾”更强调前半段的“锐利感”。比如公司推出新APP,内测阶段功能惊艳,正式版反而卡顿闪退——这时候用“刀头燕尾”,比“虎头蛇尾”更能突出前期的高质量。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提醒“持续性努力”的重要性。就像跑马拉松,前五公里配速再快,若后半程体力不支,成绩照样不理想。工作中见过太多项目启动时全员鸡血,两个月后却连周报都懒得写,这种案例简直是为“刀头燕尾”量身定制的注释。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观察细节:前期是否过度消耗资源?有没有预留解决问题的弹性?毕竟,真正的能力不是把开头做得多漂亮,而是让整件事情有始有终。就像做菜,火候猛的前三分钟固然重要,但关火前的那把葱花,往往才是决定味道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