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èn
  • wài
  • yāo
  • r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èn wài yāo ráo

成语解释: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成语出处: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景色异常娇媚

繁体字形:分外妖嬈

英文翻译:grow more enchanting

分外妖娆的意思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外: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妖:1.妖怪:除妖。妖魔。妖精。2.邪恶而迷惑人的:妖言。妖术。妖道。妖人。3.装束奇特,作风不正派(多指女性):妖里妖气。4.艳丽;妩媚:妖娆。妖冶。

娆:[ráo]见〖娇娆〗[rǎo]烦扰;扰乱。

成语评论

说起“分外妖娆”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觉得它自带一股“古风滤镜”——毕竟出自毛主席《沁园春·雪》的“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但要是让你举个具体例子,可能突然就卡壳了。别急,咱们今天就用几个生活场景,把这个成语拆开了揉碎了讲明白。

假设你在山顶看日出:当晨光穿透云层,给整片松林镀上金边,枝头的积雪折射出七彩光晕。这时你拍着同伴肩膀说:“你看这景象,真是分外妖娆!”——这里既保留了原诗的冰雪意境,又带出现代人的观景体验。

有人可能要问:“这和‘美丽’有什么区别?”问得好!普通的美可能像邻居家精心打理的小花园,而“分外妖娆”更像是突然撞见热带雨林的瀑布群:那种美带着震撼力,甚至有点“侵略性”。就像去年元宵节,我在古镇看到满河莲花灯顺流而下,月光、灯光、水光交相辉映,当时脱口而出的就是“这夜景当真分外妖娆”。

不过要注意,这个成语现在更多用在书面表达。上次听00后表妹夸爱豆舞台造型,她说的是“姐姐今晚美炸了”,要是突然换成“姐姐今晚分外妖娆”,怕是全场都要笑场。可见语言就像衣服,得看场合穿——写游记时可以风雅,发朋友圈还是接地气更重要。

最后分享个有趣发现:最近不少汉服商家的商品详情页开始用这个词,有套敦煌飞天主题的服饰,模特站在沙漠残阳里回眸一笑,配文“衣袂飘飘,分外妖娆”。你看,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的碰撞,反而让老成语焕发新活力。下次遇到让你心头一颤的美景美物,不妨试试这个词,说不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共鸣。

分外妖娆的造句

  1. 造句 到了山脚下,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之中,桃花的身影分外妖娆,似乎是从天上掉下来一大片朝霞。车来到桃花林子,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冲进了那桃花的红海里。
  2. 造句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3. 造句 祖国的大好河山分外妖娆。
  4. 造句 十月的香山遍布红叶,在秋风夕阳下溢彩流光,显得分外妖娆。
  5. 造句 一个人在舞台上,快乐歌唱,悲伤舞蹈,虽然冷清,却分外妖娆。
  6. 造句 雪花在空中飞舞,使北国江山显得分外妖娆。
  7. 造句 雪过天晴,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8. 造句 分外妖娆: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9. 造句 雪后的北国,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10. 造句 这里的鲜花分外妖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