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ōng gāo gài shì
成语解释:功劳极大,当代没人能比。
成语出处:唐浩明《曾国藩》第二部第二章:“小人在江湖上,到处听说将军功高盖世。”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功劳大
繁体字形:功高蓋丗
英文翻译:of incomparable merit
功:1.功劳(跟“过”相对):立功。记一大功。2.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功。功亏一篑。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盖:[gài]1.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子。锅盖。瓶盖。膝盖。天灵盖。2.伞:雨盖。3.由上往下覆,遮掩:覆盖。遮盖。掩盖。盖浇饭。4.压倒,超过:盖世无双。5.方言,超出一般地好:这本书真叫盖!6.用印,打上:盖章。盖戳子。7.造(房子):盖楼。翻盖。8.方言虚词(a.发语词,如“盖闻”;b.表大概如此,如“盖近之矣”;c.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盖未学也”)。[gě]1.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2.姓。盖[盖,读音作gě(ㄍㄜˇ)、亦可读音作gà(ㄍㄚˋ)、gài(ㄍㄞˋ)、guó(ㄍㄨㄛˊ)]、guō[hé]古同“盍”,文言虚词,何不。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提到“功高盖世”,你会想到谁?或许是古代名将韩信,他助刘邦一统天下,战功显赫,连史书都感叹“功高无二,略不世出”。但成语背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它究竟在夸人还是暗藏风险?
比如有人评价现代科学家:“他研发的新药拯救千万患者,堪称功高盖世。”这里既赞美了突破性贡献,也隐含了“难以超越”的意味。但若换个场景,公司里夸某位员工“功高盖主”,味道就变了——这反而成了提醒管理者注意平衡的潜台词。
为什么同样形容功劳大,语境不同效果迥异?关键在于“盖世”与“盖主”的微妙差异。前者强调成就的绝对高度,后者暗指对他人的压制。就像登山者独自登顶珠峰是荣耀,但若把队友的氧气瓶藏起来抢先登顶,性质就完全不同。
我曾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当代职场更倾向用“功不可没”而非“功高盖世”。或许因为现代社会更重视协作价值,个人英雄主义的光环正在减弱。但这不意味着“功高盖世”过时了——当马斯克的星舰首次试飞成功时,媒体依然会用这个词形容人类航天技术的里程碑式突破。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社区里退休教师义务辅导学生十年,家长说“您真是功德无量”。这里换用“功高盖世”反而别扭,因为成语自带宏大叙事属性。可见用词如穿衣,场合比华丽更重要。
下次听到“功高盖世”,不妨多问一句:说话者想突出成就的稀缺性,还是暗示需要警惕?语言就像多棱镜,转个角度就能折射出不同的现实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