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ì mǎ gāo gài
成语解释:见“驷马高车”。
成语出处:《汉书·于定国传》:“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南史·隐逸传上·渔父》:“吾黄金白璧,重礼也;驷马高盖,荣势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显达富贵
繁体字形:駟馬高蓋
英文翻译:high carriage and four horses -- symbol of wealth and nobility
驷:古指套着四匹马的车。也指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盖:[gài]1.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子。锅盖。瓶盖。膝盖。天灵盖。2.伞:雨盖。3.由上往下覆,遮掩:覆盖。遮盖。掩盖。盖浇饭。4.压倒,超过:盖世无双。5.方言,超出一般地好:这本书真叫盖!6.用印,打上:盖章。盖戳子。7.造(房子):盖楼。翻盖。8.方言虚词(a.发语词,如“盖闻”;b.表大概如此,如“盖近之矣”;c.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盖未学也”)。[gě]1.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2.姓。盖[盖,读音作gě(ㄍㄜˇ)、亦可读音作gà(ㄍㄚˋ)、gài(ㄍㄞˋ)、guó(ㄍㄨㄛˊ)]、guō[hé]古同“盍”,文言虚词,何不。
“驷马高盖”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古风?其实它原本用来形容豪华的马车,四匹高头大马拉着带华盖的车厢,后来引申为显赫的地位或风光无限的场景。举个例子:小明创业成功后,回乡时开着豪车、带着团队,村里人悄悄议论:“这真是驷马高盖,今非昔比啊!”
可能有人会问:这个成语只能在古代场景用吗?当然不是!比如公司年会上,市场部用全息投影技术布置展台,董事长笑着对记者说:“我们这场活动算不上驷马高盖,但科技创新才是新时代的排场。”这里既保留了成语的“盛大”内核,又贴合了现代语境。
为什么人们喜欢用“驷马高盖”形容成功呢?我想这和人类骨子里的仪式感有关。就像婚礼要穿婚纱、毕业要扔学士帽,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概念更易传播。不过个人觉得,现代社会更欣赏“低调的奢华”——就像用帆布包装百万合同,比镶钻公文包更有味道。
有读者可能会疑惑:用这个成语会不会显得浮夸?关键在于语境把握。比如描述企业家的慈善晚宴,可以说“主办方虽未搞驷马高盖的排场,但每道菜肴都标注了可供应的贫困山区儿童餐数”,这样既点出活动规格,又传递了深层价值。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故宫博物院去年修复的乾隆御用马车,专家们打趣说这才是真正的“驷马高盖”实物教材。不过比起冰冷的文物,我更感动于敦煌壁画里那个用毛驴换下骏马、驮着经书西行的僧人——有时候,放下华盖的包袱,反而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