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ěi guō xiān shēng
成语解释: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
成语出处:《韩诗外传》卷九载,北郭先生却楚庄王之聘不仕。《后汉书 方术传 廖扶》载,廖扶感父以法丧身,惮为吏,终身不仕,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隐士
繁体字形:北郭先生
英文翻译:Mr. Beiguo
北:[běi]1.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2.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bèi]古同“背”,违背,违反。
郭:1.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城郭。东郭。2.物体周围的边或框:耳郭。3.姓。
先:1.时间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对):先进。先例。事先。领先。争先恐后。有言在先。2.表示某一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前:他比我先到。我先说几句。3.暂时:这件事情先放一放,以后再考虑。4.祖先;上代:先人。5.尊称死去的人:先父。先烈。先哲。6.先前:小王的技术比先强多了。你先怎么不告诉我?7.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哎哟,说到“北郭先生”这个成语,不少人可能得愣一下。说白了,这词儿出自《左传》,原本指代春秋时期齐国一位住在城北的隐士。现在嘛,多用来形容那些不愿随波逐流、保持清高态度的人。你比如说:“老张自从退休后,整天在院子里种花养鱼,活脱脱像个北郭先生。”你看,这例子是不是立马让人联想到那种超然物外的状态?
这时候有人可能要问:为啥要用“北郭”来指代隐士呢?嘿,这得从古代城市规划说起。古时候城南多住达官贵人,城北相对冷清,住在那儿的可不就是不愿掺和俗世的人嘛。就像现在年轻人说的“躺平”,北郭先生那会儿就已经在实践这种生活哲学了。
再举个职场中的例子:“部门里人人都忙着加班表现,小王却到点就走人,同事背地里都叫他北郭先生。”您瞧瞧,这个用法既点出了主角的与众不同,又暗含了周围人的评价,简直是一箭双雕的用法。
不过说实在的,现在社会真需要这么多北郭先生吗?就拿前阵子火起来的“数字游民”来说,这些边旅行边工作的年轻人,算不算新时代的北郭先生?他们既不完全避世,又保持着独立的生活节奏,倒像是给传统成语注入了新内涵。
突然想到个有趣的对比。咱老家邻居李大爷,退休后非要在小区空地开垦菜园,物业怎么劝都不听。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北郭先生吗?但你说他固执吧,人家种的有机蔬菜还经常分给邻居,反倒成了社区红人。所以说啊,有时候保持点个性,未必是坏事。
最后唠句掏心窝子的话:北郭先生这种活法,关键得看自己图个啥。有人觉得是清高,有人觉得是洒脱,要我说啊,能在浮躁社会里守住自己的节奏,本身就是种能耐。就像喝茶,有人爱浓烈,有人好清淡,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经事,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