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ǎo hǎo xiān shēng
成语解释:指不坚持原则;对谁也不敢或不愿得罪的人。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水仙子 冬》曲:“只不如胡卢兄弟每日相逐趁,到能够吃肥羊饮巨觥,得便宜是好好先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好好先生
英文翻译:one who tries not to offend anybody
好:[hǎo]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好人。好东西。好事情。好脾气。庄稼长得很好。2.合宜;妥当:初次见面,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好看。好听。好吃。4.友爱;和睦:友好。好朋友。他跟我好。5.(身体)健康;(疾病)痊愈:体质好。身子比去年好多了。他的病好了。6.用于套语:好睡。您好走。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计划订好了。功课准备好了。外边太冷,穿好了衣服再出去。坐好吧,要开会了。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好,就这么办。好了,不要再说了。9.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一下可麻烦了。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哈尔滨离北京好远?[hào]1.喜爱(跟“恶”wù相对):嗜好。好学。好动脑筋。好吃懒做。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好:[hǎo]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好人。好东西。好事情。好脾气。庄稼长得很好。2.合宜;妥当:初次见面,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好看。好听。好吃。4.友爱;和睦:友好。好朋友。他跟我好。5.(身体)健康;(疾病)痊愈:体质好。身子比去年好多了。他的病好了。6.用于套语:好睡。您好走。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计划订好了。功课准备好了。外边太冷,穿好了衣服再出去。坐好吧,要开会了。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好,就这么办。好了,不要再说了。9.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一下可麻烦了。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哈尔滨离北京好远?[hào]1.喜爱(跟“恶”wù相对):嗜好。好学。好动脑筋。好吃懒做。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先:1.时间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对):先进。先例。事先。领先。争先恐后。有言在先。2.表示某一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前:他比我先到。我先说几句。3.暂时:这件事情先放一放,以后再考虑。4.祖先;上代:先人。5.尊称死去的人:先父。先烈。先哲。6.先前:小王的技术比先强多了。你先怎么不告诉我?7.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好好先生”这个词听起来像是夸人脾气好,但真是这样吗?举个例子:办公室里同事总把杂活推给小李,他从不拒绝,反而笑着说“没问题”,结果自己加班到半夜。这算是“好脾气”还是“没原则”?
为什么大家会习惯性当“好好先生”?可能因为害怕冲突。比如朋友借钱,明明自己手头紧,却硬着头皮答应,最后只能吃泡面度日。这种“以和为贵”的心态,到底是维护关系,还是透支自己?
有个现象很有趣:职场里最常被夸“人好”的同事,往往升职最慢。就像销售部小王,客户提无理要求他全盘接受,反而让公司丢了长期合作单。当“好说话”变成专业能力的绊脚石,这个标签还值得追求吗?
我个人观察发现,真正的沟通高手既不是“刺头”也不是“软柿子”。楼下便利店的张叔就是个典型——遇到插队的顾客,他会笑呵呵递上篮子:“您东西少,要不先帮您结账?”既守住了排队规则,又给对方留足面子。
值得思考的是:当我们说“别做老好人”时,并不是教人变得冷漠。就像拒绝同事的请求时,可以这样说:“我现在手头有三个急活儿,周五下班前帮你看看怎么样?”既明确了自己的底线,又保留了协作的可能性。
最近看到个心理学实验:模拟谈判中,最先让步的一方平均损失23%的利益。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过度迁就反而难获尊重。就像借出去的钱,催债时说的“不急不急”,可能换来的是对方得寸进尺。
如何在保持友善的同时守住底线?有个简单方法:把“好的”改成“好的,不过”。比如客户要求提前交货,可以说:“好的,不过需要您先确认设计方案不再修改。”这种条件式应答,既表达了配合意愿,也规避了后续风险。
最后想起邻居李阿姨的故事。社区改造投票时她总弃权,说“大家高兴就好”,结果车棚修在她家窗前都没吭声。直到梅雨季雨水溅进屋里才后悔。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暂时的“好人卡”,可能换来长久的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