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èr dào jīn pái
成语解释:金牌:宋代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用的金牌。比喻紧急的命令
成语出处:《宋史·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状语;指十万火急的事情
繁体字形:十二道金牌
英文翻译:Twelve gold medals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二:1.数目。一加一的和。2.序数:一穷二白。3.两样:不二价。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牌:1.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的标志:门牌。路牌。牌子。牌匾。牌价。2.凭证:金牌。银牌。腰牌。3.产品的商标:名牌货。4.古代兵士在战争时或现代警察在驱散示威者时用来遮护身体的东西:盾牌。挡箭牌。5.娱乐或赌博用的东西:纸牌。扑克牌。麻将牌。6.神主、灵位或题着名字作为祭祀对象的木牌:牌位。7.词曲的调名:词牌。曲牌。牌子曲。
提到“十二道金牌”,你可能会想到古代战场上十万火急的军令。那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公司项目临近截止日期,领导一天内连发五封邮件催进度,同事苦笑道:“这简直是现代版十二道金牌啊!”你看,这里既保留了“紧急命令”的原意,又和现实生活结合了起来。
有人问:“十二道金牌只能用在严肃场合吗?”其实不然。邻居张姐吐槽儿子沉迷游戏,每隔半小时就去敲门提醒写作业,她丈夫调侃:“你这十二道金牌战术,孩子耳朵都要起茧子了。”这种生活化的用法,反而让成语显得更鲜活——本质上还是在强调“反复施加压力”带来的紧迫感。
有个有趣现象:这个源自南宋岳飞的典故,现在反而在职场中使用频率最高。上周参加行业交流会,听到某创业者说:“客户半个月改了十二版需求,每次都说‘最后亿次修改’,比十二道金牌还折磨人。”这说明传统文化符号正在适应新的社会语境,其核心始终围绕“超出合理范围的紧急指令”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频繁使用“十二道金牌”式催促可能适得其反。朋友所在的设计团队曾遇到甲方每天三次电话催稿,结果设计师在重压下反而效率下降。这让我想到:紧急程度与执行效果并非永远成正比,就像绷得太紧的琴弦容易断,关键指令更需要留出合理缓冲期。
观察语言演变会发现,这个成语正在从历史场景向现代管理场景迁移。某高校教授在管理学课上举例:“古代十二道金牌造成岳飞撤军,现代管理者要警惕‘过度干预陷阱’。”这种跨时空的类比,恰好揭示了人性中亘古不变的矛盾——对效率的追求与对自主权的尊重如何平衡。
下次遇到类似情境时,不妨想想:此刻的催促是真正的“十二道金牌”,还是可以弹性处理的常规事务?就像暴雨前的雷鸣固然惊心,但辨别乌云厚度才能决定要不要收衣服。毕竟,语言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而非照本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