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
  • chāi
  • shí
  • èr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 chāi shí èr

成语解释:原形容妇女头上首饰多。后指人姬妾多。

成语出处: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人妻妾多

繁体字形:金釵十二

英文翻译:many concubines

金钗十二的意思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钗: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金钗。荆钗布裙(形容妇女装束朴素)。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二:1.数目。一加一的和。2.序数:一穷二白。3.两样:不二价。

成语评论

金钗十二”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描述古代女子的首饰,但它实际是用来比喻富贵人家妻妾众多或生活奢华的场景。比如:“《红楼梦》中贾府的排场,丫鬟仆从如云,金钗十二般的景象让人感叹大家族的兴衰无常。”这里用“金钗十二”生动描绘了家族鼎盛时的繁华。

自问:为什么用“金钗十二”而不是其他数字?其实,“十二”在古代常被用来表示虚指,强调数量多而非具体数目,比如“十二楼”“十二时辰”。这种用法既符合汉语的文化习惯,又让表达更显文雅。

再看一个现代例子:“创业初期团队只有三人,如今公司规模扩大,办公室里人来人往,倒有了几分金钗十二的热闹。”这里将成语化用为形容团队壮大,反而多了几分幽默感。

自问:这个成语只能形容女性吗?传统上,“金钗”确实多与女性关联,但在现代语境中,它更多被用来比喻一种“密集而多元的状态”。比如描述科技展会上琳琅满目的新产品:“展台前各类智能设备陈列,如金钗十二般令人眼花缭乱。”这种用法突破了性别限制,赋予成语新的生命力。

个人认为,这类成语的演变恰恰体现了语言的包容性。就像“金钗十二”从具体意象逐渐转化为抽象比喻,语言始终在与时代对话。我曾在一场传统文化讲座中听到这样的解读:“金钗十二不仅是物质堆砌,更暗含了资源分配与人性欲望的博弈。”这种视角让古老的成语突然有了社会学讨论的价值。

有趣的是,有人用这个成语批评过度消费:“直播间里主播一口气推荐二十款口红,金钗十二式的推销反而让观众产生选择焦虑。”这种批判性使用,反而让成语在现代生活中找到了新的锚点。

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成语则是河床上的鹅卵石——它们被水流打磨,却也因此能折射不同时代的光泽。下次遇到“金钗十二”,不妨试着跳出字面框架,或许能发现更丰富的表达可能。

金钗十二的造句

  1. 造句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2. 造句 “席分珠履三千客,后列金钗十二行。
  3. 造句 雪儿歌发,惊闻丽曲三千;云母屏开,忽见金钗十二。
  4. 造句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桂镜难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5. 造句 财主四老爷那栋木屋的窗户上有幅对联“堂前珠履三千客,房内金钗十二行”,今人依稀能从中看到当时四老爷结婚时的气派和豪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