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èr jīn pái
成语解释:金牌:宋代敕书及紧急军命,用金字牌,由内侍省派人速送。比喻紧急的命令。
成语出处:《宋史 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紧急的命令
繁体字形:十二金牌
英文翻译:twelve pieces of gold-lettered plates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二:1.数目。一加一的和。2.序数:一穷二白。3.两样:不二价。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牌:1.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的标志:门牌。路牌。牌子。牌匾。牌价。2.凭证:金牌。银牌。腰牌。3.产品的商标:名牌货。4.古代兵士在战争时或现代警察在驱散示威者时用来遮护身体的东西:盾牌。挡箭牌。5.娱乐或赌博用的东西:纸牌。扑克牌。麻将牌。6.神主、灵位或题着名字作为祭祀对象的木牌:牌位。7.词曲的调名:词牌。曲牌。牌子曲。
“十二金牌”这个成语,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它原本出自南宋岳飞的故事,指连续十二道加急金牌强行召回前线将领,后来用来形容事情紧急或反复催促。比如工作中,领导如果一天发来十几条消息催进度,同事可能会调侃:“你这是发‘十二金牌’啊?”这时候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人用“金牌”而不是别的信物?其实,“金牌”是宋代最高级别的紧急文书,相当于现在的“特急加红头文件”,可见事情的紧迫性。
生活中如何活用这个成语?假设朋友总在周末连环催你出门,可以说:“别给我发‘十二金牌’啦!我换好衣服了!”这种用法既有趣,又精准传达了被催促的无奈。有人可能会疑惑:现在都用手机沟通,这个典故还有现实意义吗?其实,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越需要理解“紧急”与“过度催促”的界限——频繁的未读消息提醒,不就是数字时代的“十二金牌”吗?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沟通效率。历史上若真需要十二道命令才能达成目标,很可能存在信息传递或执行环节的问题。就像现在团队协作时,与其反复催促,不如明确需求优先级。比如项目经理发现总需要“三次提醒+两次会议”才能推进任务,或许该重新梳理工作流程,而非单纯抱怨同事效率低。
我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值得玩味的是其中的人性洞察。当催促超过合理限度时,接收方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就像岳飞接到第十二道金牌时的复杂心情。现代人面对各种“截止日期轰炸”,不妨主动沟通时间预期,而不是被动接受催促。毕竟,健康的节奏感比盲目赶工更重要——就像古人骑马送金牌需要驿站接力,我们的任务推进同样需要合理分配精力。
下次再遇到“十二金牌”式催促,或许可以幽默回应:“您已达成‘十二道催促’成就,解锁我的认真工作模式!”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双方都能适应的协作节奏。毕竟,真正重要的事情,本不需要那么多“金牌”来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