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n jīn shì gǔ
成语解释: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罗致人才的迫切。
成语出处:宋 黄庭坚《咏李伯时摹韩幹三马次苏子由韵》:“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比喻招揽人才的迫切
繁体字形:千金市骨
英文翻译:value talents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市:1.做买卖的地方:开市。上市。2.城市:市区。市容。3.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有中央直辖市、省(或自治区)辖市等。4.属于市制的(度量衡单位):市尺。5.买:市贱鬻贵。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提到"千金市骨"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土豪撒钱"的画面。其实这个典故出自战国策:燕昭王想招揽人才,谋士郭隗讲了个故事——有位君王用五百金买千里马尸骨,后来果然得到三匹活千里马。这个成语的核心到底在说什么呢?
举个现代例子:某科技公司高薪聘请退休的老工程师当顾问,看似"亏本买卖",实则通过这个举动向行业传递"我们重视经验"的信号。就像古时候买马骨,重点不在当下得失,而在传递价值主张。
有人可能会问:花大价钱买个象征意义值得吗?这就要看时间维度。互联网大厂给应届生开超高年薪,表面看性价比低,实则树立了人才磁场的品牌效应。正如燕昭王后来真的迎来乐毅、邹衍等人才,价值投资往往需要前置动作。
个人有个观察:很多初创公司模仿这个策略时容易跑偏。上周遇到个创业者,他把70%资金用来装修办公室,说是要"展现实力吸引人才"。这就像只买马骨不种草——没有后续的牧场建设,再漂亮的马厩也留不住千里马。
其实这个成语最值得玩味的是预期管理。古人用马骨建立信任背书,现代人用各种方式传递诚意。有个做社区餐饮的朋友,疫情期间坚持给离职员工发补助,结果行业复苏时老员工纷纷回归,还带来新伙伴。这种"先示诚意,后得实效"的智慧,古今相通。
回头看"千金市骨",它更像是个关于信任前置的寓言。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主动制造可被观测的信号,往往比空喊口号更有说服力。就像追光灯要先照亮舞台,好戏才能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