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ā
  • lèi
  • qiān
  • j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ā lèi qiān jīn

成语解释:谓家中极富财产。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侍中殷仲文进曰”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仲文]性甚贪吝,多纳贿赂,家累千金,常若不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很富有

繁体字形:家纍千金

英文翻译:affluent

家累千金的意思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累:[lèi]1.疲乏,过劳:劳累。累乏。2.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累着。[lěi]1.连续,重叠,堆积: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2.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累进税。3.连及,连带:累及。牵累。拖累。[léi]1.〔累累〕a.连续成串,如“果实累累”;b.颓丧的样子,如“累累若丧家之犬”。2.〔累赘〕a.多余,不简洁,如“文字累赘”;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累赘”(“赘”均读轻声)。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成语评论

家累千金”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家中积累了千两黄金,但实际使用时往往带点调侃或警示的意味。比如有人拼命加班赚钱,却总抱怨“钱没时间花,家人关系也疏远了”,朋友可能打趣道:“你这叫家累千金,自己倒成了金钱的搬运工!”

有人会问:“积累财富难道不是好事吗?怎么变成负面表达了?”其实成语的关键在于“累”字——它暗示财富积累过程中可能背负的压力。比如老张开了三家连锁店,账面资产过千万,但每天焦虑资金链断裂、员工离职,妻子说他“看着像老板,活得比打工还累”,这就是典型的“家累千金”。

现代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邻居王阿姨总念叨:“儿子在互联网公司年薪百万,可三十好几了还没成家,整天飞来飞去开会。”这种表面光鲜却失去生活平衡的状态,不正是“家累千金”的生动写照?财富积累本身无可厚非,但当它变成枷锁时,就需要重新审视取舍了。

说到个人看法,我认为这个成语最值得玩味的是“家”与“金”的关系。见过不少家庭,赚钱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结果父母忙于事业反而疏于陪伴。就像朋友李哥说的:“给孩子报了五万块的夏令营,自己却连家长会都缺席。”这种本末倒置的情况,或许才是成语想要提醒我们的核心问题。

那么如何避免陷入这种困境呢?观察身边过得从容的朋友,他们有个共同点:把财富当作工具而非目标。比如做自媒体的陈姐,每年设定明确的收入上限,多出来的时间就带着家人自驾游。她说:“钱够用就好,千金难买全家围炉吃火锅的夜晚。”这种主动掌控财富的态度,或许能给追求“家累千金”的人带来新启发。

说到底,成语就像面镜子,照见的是人们对生活的选择。下次听到“家累千金”这个词,不妨问问自己:我积累的财富,是让家人更幸福了,还是反而成了彼此的负担?答案或许就藏在每个寻常日子里,在孩子的睡前故事时间,在伴侣手牵手的散步中,而不只是在银行账户的数字里。

家累千金的造句

  1. 造句 师伯以谄佞被亲任,群臣莫及,多纳货贿,家累千金。
  2. 造句 筠家累千金,性俭啬,外服粗弊,所乘牛尝饲以青草。
  3. 造句 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而东出卫郭门。
  4. 造句 史载“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但一生最得意的一笔大买卖却是:结识秦流亡公子赢异人并资助其回国即位,从而成功实现个人由商从政的历史性转变。
  5. 造句 太后颇豫政事,赐与琼之等财物,家累千金;居处服器,与帝子相侔。
  6. 造句 属丹阳郡人士,经商为业,家累千金,非常富贵。
  7. 造句 柳信者,世居洛阳,家累千金,唯有一子。
  8. 造句 因此国民当众,积蓄富庶者并不少,甚至有的工商之家,早已家累千金乃至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