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ā kē dǎ hùn
成语解释:以滑稽的动作和语言引人发笑。
成语出处:明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连枝秀》:“锦心绣腹,宣扬《老子》经文,发科打诨,不离机锋;课嘴撩牙,长存道眼。”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泛指开玩笑逗乐
繁体字形:發科打諢
英文翻译:A gag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科:1.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科目。文科。理科。专科。牙科。妇科。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处低,比股高):秘书科。财务科。总务处下面分三个科。3.科举考试,也指科举考试的科目:科场。登科。开科取士。4.科班:坐科。出科。5.生物学中把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分为松科、杉科、柏科等,鸡形目分为雉科、松鸡科等。科以下为属。6.姓。7.法律条文:金科玉律。作奸犯科。8.判定(刑罚):科刑。科罪。科以罚金。9.古典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诨:开玩笑的话:打诨。诨名(外号)。
哎哟喂,咱先来唠唠“发科打诨”这词儿!比如同事老张开会时突然来一句:“这报表要是能自己算数,我立马给它发年终奖!”大伙儿噗嗤一笑,会议室里紧绷的气氛立马松快不少。你看,这不就是典型的用玩笑话化解尴尬场景?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发科打诨不就是耍贫嘴吗?有啥技术含量?”嘿,您可别小看这个!说穿了,它就像炒菜时撒的那撮盐——放对了量能提鲜,手一抖可就齁嗓子。好比上周市场部汇报方案,小李突然蹦出句“咱们这策划案要是能落地,母鸡都能上天开直播!”既点出了方案不实际,又没让提案人下不来台。
再举个栗子,朋友聚会冷场时,王婶掏出手机:“瞧瞧我家狗子,昨天把我新买的拖鞋叼去埋花盆里,它这是要给我种出个鞋柜来啊!”这话头一起,大家七嘴八舌说起自家宠物的糗事,场面立马热乎起来。您瞧见没?好的发科打诨就像社交润滑剂,关键时候能顶大用。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招是不是啥场合都灵?那可不见得!上周我去听学术报告,有个愣头青在专家讲癌症治疗时插科打诨:“要我说啊,癌细胞就跟渣男似的,死缠烂打不讲理!”您猜怎么着?现场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地上。所以说啊,分寸感才是发科打诨的灵魂,就跟吃重庆火锅似的,麻辣鲜香虽好,可别往清汤锅里乱倒辣椒油。
要我说,现代人压力这么大,学会恰到好处的发科打诨简直是个生存技能。就像昨天我在地铁里看见个姑娘,外卖撒了一地正着急呢,旁边大叔乐呵呵说:“姑娘你这泼汤画地的功夫,赶上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了!”围观群众都跟着笑,当事人反而没那么窘迫了。这种带着烟火气的智慧,不正是咱老百姓的生活艺术么?
最后唠叨句,这手艺讲究的是见机行事。好比写文章要会抖包袱,过日子也得懂抛笑点。但咱得记住,幽默感就像香水——喷两下迷人,喷多了呛人。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