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ā kē dǎ qù
成语解释:科:古戏曲用语;打趣:用诙谐的言语凑趣助兴。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人发笑或拿人开玩笑
成语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15回:“那稿子是同黄通理大家参酌,中间也有发科打趣的处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泛指开玩笑逗乐
繁体字形:發科打趣
英文翻译:Make fun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科:1.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科目。文科。理科。专科。牙科。妇科。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处低,比股高):秘书科。财务科。总务处下面分三个科。3.科举考试,也指科举考试的科目:科场。登科。开科取士。4.科班:坐科。出科。5.生物学中把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分为松科、杉科、柏科等,鸡形目分为雉科、松鸡科等。科以下为属。6.姓。7.法律条文:金科玉律。作奸犯科。8.判定(刑罚):科刑。科罪。科以罚金。9.古典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趣:[qù]1.趋向:志趣。意趣。旨趣。2.兴味,使人感到愉快:兴趣。乐趣。情趣。雅趣。妙趣。相映成趣。趣事。趣味。[cù]古同“促”,催促;急促。
哎哟,你别说,成语里头藏着不少“发科打趣”的宝藏,用对了地方那叫一个绝!比如“插科打诨”这词儿,乍一听像在说“搞怪捣乱”,但实际是夸人幽默风趣。举个例子:老张在会议上突然来了一句“咱们这项目要是黄了,我立马改行去说相声”,全场哄堂大笑,领导都忍不住拍他肩膀:“你小子真是会插科打诨!”
等等,问题来了:成语里的幽默感会不会让人觉得不正经?嘿,这事儿得看场合!比如“妙语连珠”这种高级夸人法,用对了反而能拉近距离。上周我参加个行业论坛,有个嘉宾开口就是“各位都是行业的诸葛亮,我今儿就当个臭皮匠来抛砖引玉”,你看,这自黑中带着机灵劲儿,谁听了不觉得这人靠谱又有趣?
说到这儿,突然想到个冷知识——“笑里藏刀”原本可不是什么好词,但现代人硬是玩出了新花样。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每回吐槽甲方都这么开头:“您这需求真是妙啊,像极了武侠小说里的含笑半步癫…”你品,这既表达了观点,又没把关系搞僵,属实是把老成语用出了新境界。
咱说句实在话,现在年轻人用成语发科打诨可比老一辈会玩多了。前两天刷到个00后的视频,人家能把“对牛弹琴”改成“在代码里写诗——浪漫是浪漫,可惜编译器看不懂”,既吐槽了程序员的苦,还顺带科普了技术知识。要我说啊,这种“古词新用”的本事,才是传统文化真正的生命力。
最后提一嘴,幽默这事儿讲究个分寸感。就像“画蛇添足”这成语,原本是批评多余的动作,但你要是在团建时拿来调侃同事的PPT排版,再补一句“兄弟你这设计属于给维纳斯装机械臂”,保准既能活跃气氛又不伤人。说白了,发科打诨的诀窍就八个字:看人下菜碟,见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