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è dé qí yí
成语解释:谓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成语出处:《荀子·正论》:“圣王在上,图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繁体字形:各得其宜
英文翻译:every man is in his humor
各:[gè]1.指示代词。a)表示不止一个:世界各国。各位来宾。b)表示不止一个并且彼此不同:各种原材料都备齐了。各人回各人的家。2.表示不止一人或一物同做某事或同有某种属性:双方各执一词。左右两侧各有一门。三种办法各有优点和缺点。3.姓。[gě]特别(含贬义):这人真各。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宜:1.合适:相宜。适宜。权宜之计。因地制宜。2.应当(今多用于否定式):事不宜迟。3.当然;无怪:宜其无往而不利。4.姓。
“各得其宜”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公司里安排任务时,领导让擅长设计的同事做海报,让逻辑强的同事写方案,这种根据特长分工的做法就是典型的各得其宜。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强行让员工做不擅长的事会怎样?实际上就像让鱼爬树,既浪费精力又降低效率。
生活中常见到另一种场景:社区组织垃圾分类时,可回收物、湿垃圾、有害垃圾各自有专属投放口。这不仅是环保措施,更是让不同垃圾找到正确的处理路径。试想如果所有垃圾混在一起,最终只能被填埋或焚烧,反而造成更大浪费。
有人疑惑:这个成语只能用在人与事之间吗?完全不是。比如家庭装修时,客厅用耐磨地砖,卧室铺实木地板,卫生间装防滑瓷砖——空间功能决定材料选择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各得其宜的体现。这样既保证实用性,又能提升居住舒适度。
教育领域也有生动案例。我观察到有些学校开设编程、陶艺、戏剧等选修课,让学生按兴趣选择发展方向。这比统一要求所有人学奥数更符合“各得其宜”的理念,毕竟不是每颗种子都要长成参天大树,做绽放的鲜花同样美好。
有人可能会反驳:现实中很难做到绝对公平合理。但各得其宜的核心不是完美分配,而是尊重个体差异与客观规律。就像炒菜时先放耐煮的根茎类蔬菜,后放绿叶菜,看似简单的顺序调整,却能最大限度保留食材营养与口感。
从个人经验看,践行这个成语需要两点:一是充分了解对象特点,二是保持灵活调整的智慧。就像去年我尝试阳台种菜,把喜阴的香菜种在晾衣架下方,给番茄架设攀爬架,最终每株植物都获得了适合的生长环境。这种让事物在合适的位置自然生长的满足感,或许就是各得其宜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