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ì dé qí fǎn
成语解释:恰恰得到相反的结果。形容结果正好与希望相反。
成语出处:清 魏源《筹海篇 议守上》:“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適得其反
英文翻译:run counter to one's desire
适:[shì]1.相合:适用。适意。2.舒服:安适。3.恰巧:适逢其会。4.去:无所适从。5.旧指女子出嫁:适人。[kuò]迅疾。用于人名。姓氏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反:1.颠倒的;方向相背的。与“正”相对:反面。反作用。2.指反革命、反动派:肃反。3.反抗;反对:反法西斯。反封建。4.翻转:反复。反败为胜。5.推及:举一反三。6.回;还:反击。反问。7.副词。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8.古同“返”。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想做好一件事,结果却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比如朋友感冒时你特意买了大补汤,结果他喝完反而上火了;家长每天盯着孩子写作业,孩子成绩却越来越差。这种「用力过猛反被伤」的现象,正是「适得其反」的生动写照。
为什么好心会办坏事呢?举个真实的例子:邻居王阿姨总担心女儿着凉,寒冬里把暖气开到30度,结果孩子因室内外温差太大反复感冒。这里藏着个关键问题:我们是否在用「自我感动」的方式解决问题?就像用消防水管浇花,水量再大也只会冲坏花苗。过度干预往往遮蔽了事物原本的生长规律。
观察职场也能发现类似现象。某互联网公司推行「狼性文化」,要求员工每天加班到凌晨。三个月后,核心代码出错率反而上升了37%。管理者忽视了一个事实:紧绷的弓弦终会断裂。当工作强度超过临界点,人的创造力和专注力都会断崖式下跌。这让我想到古人说的「欲速则不达」,有时候后退半步反而能看清前路。
在个人成长领域同样适用这个道理。有位健身爱好者为了快速增肌,把蛋白质摄入量提高三倍,结果引发肾结石住院治疗。这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万物皆有「耐受阈值」,就像竹子每天只能长高三厘米,揠苗助长只会毁掉整片竹林。我始终相信,真正的进步是螺旋上升的,需要给成长留出呼吸的空间。
面对这些教训,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与其执着于「必须马上见效」,不如像老农观察天气那样保持耐心。试着在行动前多问自己:这个方法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尊重了对方的真实需求?有时候,把紧握的拳头松开,反而能稳稳接住飘落的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