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é èr wéi yī
成语解释: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
成语出处:清 袁枚《新齐谐 佟觭角》:“一人劈面来,急走如飞,势甚猛,傅不及避,两胸相撞,竟与己身合二为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
繁体字形:合二為一
英文翻译:become
合:[hé]1.闭;合拢: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结合到一起;凑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对):合办。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团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计:一公顷合十五市亩。这件衣服连工带料合多少钱?6.应当;应该:理合声明。7.旧小说中指交战的回合:大战三十余合。8.在太阳系中,当行星运行到与太阳、地球成一直线,并且地球不在太阳与该行星之间的位置时,叫做合。9.姓。10.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閤”[gě]1.容量单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粮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圆筒形,多用木头或竹筒制成。
二:1.数目。一加一的和。2.序数:一穷二白。3.两样:不二价。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合二为一”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把两件事物合并成一个整体。比如有人问:“生活中哪些现象能体现‘合二为一’?”其实答案就在我们身边。智能手机就是典型案例——它把电话和电脑的功能融为一体,让通讯、娱乐、工作变得无缝衔接。这种融合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创造了全新的使用场景。
有人可能会疑惑:“合二为一会不会失去原有事物的独特性?”观察餐饮行业的“跨界联名”就能找到答案。某奶茶品牌曾与博物馆合作推出联名款,既保留了饮品的口感,又融入了文化元素,结果销量和口碑双丰收。这说明成功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在保留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找到共通点。
再想想我们的思维方式。为什么说“创新往往发生在学科交叉领域”?医学与工程学结合诞生的生物医学工程,就用人工关节取代了传统石膏固定,这种“1+1>2”的效果恰恰印证了:当不同领域的智慧合二为一,反而能突破单一维度的局限。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这种“连接力”。就像我常看到年轻人把自媒体和本职工作结合,程序员兼职科普博主,设计师转型文创主理人——这种主动打破边界的行为,本质上就是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合二为一”。不过也要注意,盲目拼凑可能适得其反,关键要找到真正互补的契合点。
或许有人会问:“未来这种趋势会持续吗?”看看科技发展就能预测方向。新能源汽车将交通工具与智能终端整合,元宇宙试图打通虚拟与现实——这些尝试都在证明:当两个事物相遇时,若能产生化学反应而非物理混合,就会开启意想不到的可能性。
说到底,“合二为一”不仅是种生存策略,更是进化智慧。就像阴阳太极图展示的那样,黑白交融处那条流动的曲线,才是生命力最旺盛的部分。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开放心态去拥抱融合,或许就是我们应对不确定性的最佳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