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é ér wéi yī
成语解释:两个或更多的事物合成一个。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春申君列传》:“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紧缩式;作谓语;指两个或更多的事物合成一个
繁体字形:合而為一
英文翻译:be made one
合:[hé]1.闭;合拢: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结合到一起;凑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对):合办。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团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计:一公顷合十五市亩。这件衣服连工带料合多少钱?6.应当;应该:理合声明。7.旧小说中指交战的回合:大战三十余合。8.在太阳系中,当行星运行到与太阳、地球成一直线,并且地球不在太阳与该行星之间的位置时,叫做合。9.姓。10.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閤”[gě]1.容量单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粮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圆筒形,多用木头或竹筒制成。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合而为一”这个词,乍一听像是武侠小说里的绝世武功,但实际它形容的是不同事物融合成整体的智慧。比如一个团队里,有人擅长策划,有人执行力强,有人负责调解矛盾,当大家放下各自的“独门绝技”真正协作时,团队战斗力反而会翻倍——这就是“合而为一”的现实写照。
这个成语到底从哪儿来?最早可追溯到宋代朱熹的《朱子语类》,原指将零散的道理整合成体系。就像拼乐高积木,单看每块塑料片平平无奇,但按照图纸组合起来,就能变成城堡或飞船。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交响乐团里小提琴与定音鼓的配合,火锅底料中二十多种香料的交融,都在诠释“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奥妙。
为什么现代社会更需要这种思维?观察蜂群会发现,单个蜜蜂的智商相当于一根铅笔,但整个蜂巢却能精准定位三公里外的花田。如今全球供应链、远程办公、跨国科研项目,本质上都是放大版的“蜂群协作”。就像疫情期间各国疫苗研发数据共享,正是打破边界后的合力突破。
有个有趣现象:当人们过度强调“个性鲜明”时,往往陷入孤岛困境。我见过创业公司把开放式办公室设计成蜂巢结构,程序员、设计师、市场人员的工位犬牙交错,创意就在咖啡机前的闲聊中自然迸发。这种刻意制造的“混乱”,反而催化出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数字时代给了我们新启示。区块链技术把无数节点连接成不可篡改的网络,云计算将分散的服务器变成超级大脑,元宇宙更是试图把虚实世界缝合。这些科技前沿的突破,本质上都在演绎“合而为一”的当代版本。就像手机不再是通讯工具,而是集合相机、钱包、导航仪的生命体外挂。
下次看到广场上跳集体舞的阿姨们,别只觉得热闹。三百人的动作整齐划一,背后是无数次排练磨合的成果。这种自发形成的秩序之美,或许就是“合而为一”最朴素的表达——当个体愿意为整体调整节奏时,平凡也能绽放惊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