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óng hé wéi yī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
繁体字形:融合为一
英文翻译:Merge into one
融:1.融化:消融。春雪易融。2.融合;调和:融洽。水乳交融。3.流通:金融。4.姓。
合:[hé]1.闭;合拢: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结合到一起;凑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对):合办。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团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计:一公顷合十五市亩。这件衣服连工带料合多少钱?6.应当;应该:理合声明。7.旧小说中指交战的回合:大战三十余合。8.在太阳系中,当行星运行到与太阳、地球成一直线,并且地球不在太阳与该行星之间的位置时,叫做合。9.姓。10.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閤”[gě]1.容量单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粮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圆筒形,多用木头或竹筒制成。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融合为一”的成语,常常用来描述事物完美结合的状态。比如“水乳交融”,字面意思是水和乳汁混合后无法区分,常用来形容人际关系或情感的高度契合。例如:“他们俩合作多年,工作风格早已水乳交融,效率远超单人行动。”这种融合不仅仅是表面的配合,更是一种深层次的默契。
有人问:“融合为一和简单拼凑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自然性”。成语“浑然一体”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它强调结合后的整体毫无人为痕迹。比如:“这座园林的设计将山水与建筑融为一体,远看仿佛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真正的融合需要内在逻辑的连贯,而非强行叠加。
现代社会的跨文化融合也值得关注。以“珠联璧合”为例,这个成语原指珍珠串联、美玉并合,现在常用来形容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某科技公司的案例恰如其分:硬件工程师与软件开发者珠联璧合,创造出革命性产品。个人认为,这种跨领域融合正是创新的重要源泉。
有趣的是,融合过程往往伴随挑战。“百川归海”这个成语暗含时间维度——各条河流最终汇入大海需要经历曲折路径。就像传统书店转型线上平台,初期难免遭遇阻力,但当纸质阅读体验与数字服务真正融合时,就能开拓全新市场空间。这提醒我们:有效融合需要耐心与智慧。
观察自然界会发现,融合是普遍存在的智慧。蜂鸟采蜜时悬停的姿态,其实是翅膀高速振动与空气动力学特性的完美融合。这种生物进化启示我们:最高效的融合往往突破常规思维定式。在企业管理中,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资源整合,本质上也是类似的融合实践。
当我们谈论文化融合时,“中西合璧”常被提及。某美术馆将水墨画技法与立体派构图相结合的作品,既保留东方意境又增添视觉张力。这种创造性融合证明:不同体系的优质元素结合,能产生超越原生态的新价值。关键在于找到共通的精神内核,而非形式上的模仿。
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或许正如成语“天人合一”所描绘的理想状态——人类活动与自然规律的和谐统一。从清洁能源技术到生态城市规划,现代科技正在尝试将工业文明与环境保护真正融合。这种探索虽道阻且长,却为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