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 zhèn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íng zhèn yī shí

成语解释:名声震动当时社会。

成语出处:《新唐书 刘晏传》:“号神童,名震一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名震一時

英文翻译:gained some fame for a time

名震一时的意思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震:1.震动:地震。震耳欲聋。威震四方。2.特指地震:震源。防震棚。又连着震了几次。3.情绪过分激动:震惊。震怒。4.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雷。见〖八卦〗。5.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成语评论

成语作为汉语的精华,常让人又爱又恨。比如"刻舟求剑"常被用来形容固执己见,可有人疑惑:古人真会在船上刻记号找剑吗?其实这个典故出自《吕氏春秋》,借夸张场景揭示"环境变化后方法失效"的道理,就像现代人用去年的市场数据预测今年股市,难免要栽跟斗。

"水到渠成"四个字总被用在庆功场合,可它最初竟是水利术语。北宋文学家苏轼在《答秦太虚书》中写道:"遇事而发,如水到渠成,不须预虑。"这种自然流淌的智慧,恰似当代创业者常说的"顺势而为"——与其强求,不如把握趋势。

有人困惑:为何"朝三暮四"现代用法与原意大相径庭?这个成语出自养猴人用栗子数量哄骗猴子的故事,本意是揭露权谋手段。但语言就像活水,如今用来形容反复无常,反而更贴近现代人面对选择困难时的真实状态。就像年轻人上午决定减肥,下午又点奶茶,不正是当代版的"朝三暮四"?

笔者发现,成语的生命力在于"变形记"。就像"守株待兔"在现代职场衍生出新解:某互联网公司把偶然爆款当必然规律,结果新产品接连失败。这种与时俱进的解读,让古老智慧持续焕发光彩。毕竟语言不该是博物馆的展品,而是流动的盛宴。

当我们在短视频里看到"画龙点睛"被用来形容美妆技巧,在脱口秀中听到"指鹿为马"讽刺虚假广告,就会明白:真正经典的表达,永远不会被时代列车抛下。它们换上现代装束,继续在语言江湖里快意恩仇。或许千年后的人类,也会用"元宇宙"时代的典故,演绎属于他们的新成语。

名震一时的造句

  1. 造句 这位中医的医术很高明,真是名震一时。
  2. 造句 他也曾经讽刺著名哥伦比亚作家马奎斯而名震一时。
  3. 造句 这位名震一时的全明星将给伤病满营的湖人极大的帮助,他们目前正急切盼望能有个大个子来弥补拜纳姆离开的空白。
  4. 造句 三十年前名震一时的黄金骑士。
  5. 造句 而这无崖子于十年之前,便以心狠手辣而名震一时。
  6. 造句 此刻在他心中,眼前巨大冰柱中沉睡的女子不再是名震一时的赤焰魔女,而是那个天真活泼、乖巧伶俐的小娇妻。
  7. 造句 一代英豪,智勇功名震一时,却窝窝囊囊惨死于自家人之手。
  8. 造句 名震一时的萧家被突然出现的黑衣人袭击,只有萧家老三萧振江和他的侄儿萧尧逃出了劫难,一心想为家人报仇的萧尧在自己的复仇之路上却又另外的发现。
  9. 造句 长城二公主石慧,原名孙慧丽,1933年生于南京,原籍浙江吴兴,是品貌双全的才女,名震一时。
  10. 造句 清末民初活跃于徐州地区的书画家还有苗聚五、李兰阶、李兰、钱食芝、阎咏伯、萧龙士、王琴舫、王继述、王寄舟等,皆名震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