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òu
  • h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òu huǐ wú jí

成语解释: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 哀公六年》:“既成谋矣,盍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补充式;作谓语;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繁体字形:后悔無及

英文翻译:cry over spilt milk

后悔无及的意思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悔:1.觉悟到自己过去做得不对:后悔。悔过。2.古指灾祸。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及:1.达到:波及。普及。及格。目力所及。由表及里。将及十载。2.赶上:及时。及早。望尘莫及。3.比得上:论学习,我不及他。4.推及;顾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5.姓。6.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成语评论

后悔无及”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后悔也来不及了”,常用来形容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比如有人冲动辞职后才发现就业困难,感叹道:“当初要是多考虑一下,也不至于现在后悔无及。”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总在事后才意识到问题?

其实,很多“后悔无及”的情况源于决策时信息不全。比如小王为了图便宜买了辆二手车,结果维修费比车价还高。他拍着方向盘说:“早该听朋友的劝!”这时候他才明白,贪小便宜反而可能吃大亏。这种案例揭示了一个规律:短期利益常常蒙蔽长远判断。

有人问:“难道所有错误都无法提前预防吗?”当然不是。比如小李拒绝体检,三年后查出重病,医生那句“早来半年还有救”让他追悔莫及。这类案例提醒我们:预防性行动远比事后补救更有效。个人认为,现代人容易陷入“时间贴现”心理,总把未来的代价看得比现在轻。

职场中也不乏典型案例。张经理为赶工期跳过安全流程,结果发生事故导致项目停摆。他对着停工通知书摇头:“要是按规矩办事就好了。”这种教训说明:流程规范的存在往往凝结着前人经验。我观察到,越是高压环境,人越容易忽略这些“隐形护栏”。

如何避免陷入“后悔无及”的困境?不妨试试“三重验证法”:做决定前问三个问题——这个选择半年后看是否合理?如果朋友这么做我会怎么劝?最坏结果能否承受?就像老张买房时多问了几家中介,最终避开了烂尾楼陷阱。保持适度谨慎,往往能减少人生中的重大遗憾。

说到底,“后悔无及”其实是人生的预警系统。那些让我们捶胸顿足的时刻,都在默默修正着我们的认知地图。与其害怕犯错,不如把每次后悔当作升级决策能力的契机。毕竟,智慧往往是从“早知道”的叹息里生长出来的。

后悔无及的造句

  1. 造句 她一时疏忽造成了严重的事故,现在后悔无及了。
  2. 造句 你再不悬崖勒马,那就后悔无及了。
  3. 造句 昔魏太祖平汉中,不乘胜取巴、蜀,失在迟疑,后悔无及。
  4. 造句 倒戈授人,必至大祸,不早去,后悔无及。
  5. 造句 汝等持重,吾岂不知?然良机若失,后悔无及也!不若吾先领一军前往,元让哥哥引大军后发,万一有诈,亦可接应,如何?
  6. 造句 薛万里卷款逃逸,小方子后悔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