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iè xuè wéi méng
成语解释:指咬臂出血,发誓定盟,以示坚决。
成语出处:揆郑《哀政闻社员》:“杨度初时,倡言排满,与黄兴、刘揆一啮血为盟,图为刺客,将赫然革命之健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结盟
繁体字形:噛血為盟
英文翻译:an old chinese practice
啮:咬(多指鼠、兔等):虫咬鼠啮。
血:[xuè]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红色,有腥气,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2.有血统关系的:血亲。血缘。3.比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4.指月经。5.姓。[xiě]义同“血”(xuè):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盟:1.宣誓缔约:会盟。海誓山盟。2.发(誓):盟一个誓。3.旧时结拜的(兄弟):盟兄。盟弟。4.团体与团体、阶级与阶级、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体:工农联盟。军事同盟。5.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相当于自治州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
“啮血为盟”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背后藏着古人对承诺的重视。比如《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时,可能就用过类似仪式。他们用鲜血立誓共进退,这种“见血”的行为看似极端,其实是把“信任”用最直观的方式刻进骨子里。
有人问:为什么非要用血?其实这和现代人签合同按手印一个道理。古人没有法律文件,只能用身体发肤作为“信用抵押”。就像现在有人为表决心写血书,本质都是通过“痛感”强化承诺的分量。比如兄弟合伙创业,可能会说:“咱们今天‘啮血为盟’,必须把公司做上市!”
当代社会还需要这种形式吗?我倒觉得仪式感可以变通。就像朋友间相约减肥,有人会押金作保,这和古人滴血立约异曲同工。重点不在形式多激烈,而是那份“说到必须做到”的较真劲儿。就像马拉松选手在起跑线击掌,看似简单的动作,承载的是共同拼搏的信念。
有个真实案例:两家竞争公司为了合作项目,高管们特意去登山,在峰顶交换登山扣作为信物。这种现代版“啮血为盟”去掉了血腥味,但保留了仪式内核——用特殊经历绑定承诺。就像婚礼交换戒指,看似普通的金属圈,戴在手上就有了沉甸甸的约束力。
说到底,信任建立需要锚点。古代用血,现代用契约,未来或许用区块链。但无论形式如何迭代,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的核心始终未变。就像父母教孩子拉钩约定,小拇指相扣的瞬间,传承的其实是跨越千年的承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