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í tiān wú lì
成语解释: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无力:没有力量。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成语出处:清 冯起凤《昔柳摭谈 秋风自悼》:“后探得的耗,万箭攒心,脏腑欲裂。但木已成舟,回天乏术。”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难以挽回
繁体字形:迴天無力
英文翻译:irretrievabl
回:1.曲折环绕:回旋。巡回。迂回。回形针。峰回路转。2.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还:回家。回乡。送回原处。3.掉转:回头。回过身来。4.答复;回报:回信。回敬。5.回禀。6.谢绝(邀请);退掉(预定的酒席等);辞去(伙计、佣工):送来的礼物都回了。7.指事情、动作的次数:来了一回。听过两回。那是另一回事。8.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一百二十回抄本《红楼梦》。9.回族:回民。10.姓。11.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别处到原处:从邮局取回一个包裹。书报阅后,请放回原处。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力: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回天无力”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局势已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比如一个公司长期亏损,管理层尝试各种改革却始终不见起色,股东们摇头叹息:“市场环境变化太快,如今真是回天无力了。”这种情境下,成语精准传递出努力与结果之间的巨大落差。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回天无力,为何还要努力?其实,成语本身并非否定行动,而是强调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就像一位医生面对晚期病人时,即便竭尽全力仍无法逆转病情,但治疗过程中的关怀与专业依然能为患者带来安慰。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恰恰体现了人性中的坚韧。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类似场景。比如家长辅导孩子功课,发现孩子对某个学科确实缺乏天赋,此时与其强迫学习,不如帮助其找到更适合的方向。这并非放弃,而是将精力重新聚焦到更有希望的地方。这种思维转换,反而能避免陷入“回天无力”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判断何时属于“回天无力”需要智慧。历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明知蜀汉国力不济仍坚持北伐,后人评价时既有“鞠躬尽瘁”的敬佩,也不乏“逆天而行”的争议。这提醒我们:面对困境时,既要保持全力以赴的勇气,也要培养审时度势的清醒。
个人认为,现代人与其执着于改变不可逆的结果,不如将“回天无力”视为重新出发的信号。就像农民遭遇天灾后改种抗旱作物,创业者项目失败后转型新领域,承认某些事情的不可为,反而能腾出精力开辟新天地。毕竟,人生的精彩往往不在固守,而在适时转向。
下次当你感到力不从心时,不妨停下来思考:这是需要坚持的考验,还是命运给出的转弯提示?答案或许就藏在“回天无力”这个成语背后的古老智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