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ài
  • tiān
  • zhī
  • l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ài tiān zhī líng

成语解释:已经升天的灵魂。指已经去世的人的精神。

成语出处: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八卷:“陛下虽欲用之,如其在天之灵何?”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尊称死者的精神

繁体字形:在天之靈

英文翻译:the spirit of the deceased

在天之灵的意思

在: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都在。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3.留在:在职。在位。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不计。在所难免。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灵:1.灵活;灵巧:灵敏。灵机。灵便。心灵手巧。机件失灵。资金周转不灵。2.精神;灵魂:心灵。英灵。3.神仙或关于神仙的:神灵。灵怪。4.灵验:灵药。这个法子很灵。5.灵柩或关于死人的:守灵。移灵。停灵。灵位。灵前摆满了花圈。6.姓。

成语评论

我并非说,大家都须天天去痛哭流涕,以凭吊先烈的“在天之灵”,一年中有一天记住他们就可以了。(鲁迅《而已集 黄花节的杂感》)

在天之灵的造句

  1. 造句 望兄在天之灵,垂救荆襄之民那。
  2. 造句 他说,要以自己的行动告慰爸爸在天之灵。
  3. 造句 但是一年前,我妻子死了,愿上帝保她的在天之灵,从那以后,我开始深深地反思人生的意义。
  4. 造句 今将诸贤嗣功名事迹罗列于上,以告慰先师孔子在天之灵也。
  5. 造句 这也符合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绿色环保的潮流,我想母亲在天之灵看到也会很高兴的!
  6. 造句 如果维托里奥在天之灵能听到他熟悉的声音,他将会少一些寂寞。
  7. 造句 他希望抚慰她的在天之灵,于是就写了一句郑重的誓言。
  8. 造句 我想死去的人在天之灵也不会安宁。
  9. 造句 但杰斐逊在天之灵一定知道我们今天的故事,一个充满勇气的故事,一个为尊严而奋斗的梦想。
  10. 造句 这是侯外老未竟的事业,想必这一定是他的在天之灵热切地期待我们去努力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