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ì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ì jìn qí lì

成语解释:尽:全部;利:利益。指土地等自然环境充分发挥作用

成语出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政策等

繁体字形:地儘其利

英文翻译:Put soil to its best use

地尽其利的意思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尽:[jìn]所有的:尽数。尽人皆知。[jǐn]1.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尽早。尽着平生的力气往外一推。尽可能地减少错误。2.(有时跟“着”连用)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尽着三天把事情办好。3.(有时跟“着”连用)让某些人或事物尽先:先尽旧衣服穿。单间房间不多,尽着女同志住。4.用在表示方位的词前面,跟“最”相同:尽前头。尽北边。5.尽自:这些日子尽下雨。事情已经过去了,尽责备他也无益。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地尽其利”这成语啊,说白了就是让土地发挥最大价值嘛!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家那片山坡地,以前光种玉米,收成一般般。后来他琢磨着“地尽其利”,干脆搞了个梯田,上层种果树、中层养蜜蜂、下层种药材——好家伙,收入翻了三倍!你看,这不就是让土地“物尽其用”的典型操作?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那城市里咋用地尽其利啊?”嘿,问得好!咱就拿老旧厂房改造来说,北京798艺术区就是标杆。原本破败的工业区,现在摇身变成艺术展览、文创办公、咖啡厅的综合体。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让土地从“废铁”变“金矿”的神操作吗?

不过问题又来了:地尽其利会不会破坏生态?依我看啊,关键得走“聪明路线”。像浙江安吉的竹林经济,人家既搞竹制品加工,又开发生态旅游,还搞碳汇交易。嚯!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土地价值拉满,生态还保护得倍儿棒,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要我说啊,地尽其利可不是逮着土地往死里用。咱得学学中医的“调理”思维,像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就是例子。把农田、湿地、建筑巧妙融合,既保粮食产量,又造休闲空间,还能调节城市气候——这波操作,我给满分!

说到底,地尽其利这活儿讲究的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不同地块有不同禀赋,关键得摸清土地的脾气。就像玩拼图,得找到最合适的那块拼法。未来要是能把卫星遥感、AI算法都用上,说不定还能整出更惊艳的土地利用新花样呢!

地尽其利的造句

  1. 造句 在他看来,公社、社队解决资源问题,总的方向是“地尽其利”,变国家独享的资源为全民共享。
  2. 造句 海峡两岸应货畅其流地尽其利--*弯海洋大学海运学院院长林光。
  3. 造句 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4. 造句 经济繁荣,民生康阜,地尽其利,人乐其业。
  5. 造句 地尽其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等。
  6. 造句 “天予我取,可用之以道,使地尽其利。
  7. 造句 第三是制度优化,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钱尽其用。
  8. 造句 一要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高效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做到地尽其利、矿尽其采。
  9. 造句 有人骑着电瓶车或三轮车从尤溪新村赶来,荷起锄头、拎着菜篮,实现“地尽其利”。
  10. 造句 首先,所谓“效率优先”,就是要坚持机会均等,在初次分配中贯彻按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分配,如此才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