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iǎo miàn wén zhāng
成语解释: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成语出处: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应付
繁体字形:表靣文章
英文翻译:specious writing
表:1.外面;外表:表面。地表。由表及里。2.中表(亲戚):表哥。表叔。姨表。姑表。3.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表示:表达。表态。表决心。深表同情。按下不表(说)。4.俗称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吃服(fù)药表一表,出身汗,病就好了。5.榜样;模范:表率。为人师表。6.古代文体奏章的一种,用于较重大的事件:诸葛亮《出师表》。7.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书籍或文件:《史记》十表。统计表。一张表。8.古代测日影的标杆。见〖圭表〗。9.测量某种量(liàng)的器具:温度表。电表。水表。煤气表。10.姓。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章:1.诗、文、歌曲的段落:第一章。乐章。2.章程;条目:党章。招生简章。3.条理:杂乱无章。4.图章:印章。盖章。5.佩戴在身上的标志:徽章。领章。6.古又同“嫜(zhāng)”。
哎哟,说到“表面文章”这个成语,你懂的,它就像那种包装精美但里头空空的礼盒。举个例子啊,有人夸下海口说要减肥,结果朋友圈天天晒健身照,实际上一周只去了一次健身房——这不就是典型的“做表面文章”嘛!
等等,为啥大家明知道表面文章不靠谱,还总有人乐此不疲呢?说白了,有时候是迫不得已。比如公司要求写汇报材料,领导就爱看数据图表铺满PPT,哪怕实际进度才完成一半,这时候不做点表面功夫还真不行。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应付差事的事儿,长远看肯定得翻车。
我倒是觉得啊,表面文章这事儿得分场合。好比说相亲第一次见面,谁不是捯饬得人模人样的?这叫基本礼仪。但要真想过日子,光会甜言蜜语可不成,得看会不会半夜起来给你煮碗醒酒汤。这道理放在职场也通用,简历写得再漂亮,不如关键时刻顶得上。
举个反例你品品:有些网红餐厅,装修得跟艺术馆似的,结果菜品难吃得要命。刚开始靠噱头吸引人打卡,时间久了口碑直线下滑。反观那些街边老字号,门脸破旧但味道几十年不变,照样天天排队。所以说啊,表面功夫能赚快钱,真本事才留得住人。
最后唠叨两句,咱不是说完全不能做表面文章,关键得心里有杆秤。就像化妆再精致也得卸妆,短期应付场面可以理解,但要是把表面功夫当核心竞争力,那可真是捡了芝麻丢西瓜。记住咯,真诚这玩意儿,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