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 dào qiè guó
成语解释:窃:盗取。形容坏人窃取国家政权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政事等
繁体字形:大盗竊國
英文翻译:Grand Theft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盗:1.偷窃:盗取。2.抢劫财物的人:强盗。海盗。
窃:1.偷;用阴谋手段夺取:行窃。窃位。2.暗中;偷偷地:窃听。窃窃私语。3.谦辞。称自己:窃以为。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哎呦,这“大盗窃国”听着像武侠小说里的反派大Boss对不对?其实这成语可没这么简单!它最早出自《庄子》,原话是“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说白了就是“小贼被抓去砍头,大盗反倒当官封侯”。你品,你细品,这说的不就是权力游戏里的黑色幽默嘛!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比如明朝严嵩父子。老严同志靠着写青词(皇帝爱看的马屁文章)上位,二十年把持朝政,国库银子哗哗往自家库房流。这操作算不算“大盗窃国”?那必须的!人家偷的不是金银珠宝,是把整个官僚系统当提款机使唤,连皇帝老儿都蒙在鼓里,你说绝不绝?
这时候肯定有人要问:“那和普通贪官有啥区别?”嘿,问得好!普通贪官顶多算“仓库老鼠”,而大盗窃国的主儿,根本就是直接改仓库密码啊!就像王莽篡汉,人家先当模范臣子,再搞舆论造势,最后直接改朝换代。这种“偷国”手法,可比单纯贪污高级多了,玩的是整套权力魔术。
不过话说回来,为啥这种操作古代特别多?要我说啊,关键在“信息差”。以前没有互联网,老百姓哪知道国库账本长啥样?皇帝天天待在深宫,大臣们搞点小动作不要太容易。就像现在某些公司,财务总监把账目做得花团锦簇,老板还当人家是理财小能手呢!
但咱也别光盯着古代。现代社会有没有“大盗窃国”的变种?你看某些政商勾结的案例,明明法律条文摆在那儿,硬是能被玩出花儿来。不过好在现在有媒体监督、司法透明这些“防盗锁”,想再搞改朝换代那套,门儿都没有!这算不算时代的进步?您说呢?
最后唠句实在的,大盗窃国这事儿给咱提了个醒:权力这玩意儿就像高压电,得用制度这个绝缘手套好好管着。甭管是多大的官儿,只要监督机制到位,想偷天换日?小心先把自己电个外焦里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