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ān
  • bēng
  • x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ān bēng dì xiàn

成语解释: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远近,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天崩地陷

英文翻译:the heavens split and the earth sinks

天崩地陷的意思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崩:1.倒塌:土崩瓦解。2.破裂:豆荚崩开了。两人谈崩了。3.被弹(tán)射的物体击中:注意,别崩了眼睛。4.旧指帝王死亡。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陷:1.陷阱。2.掉进;沉下:陷进泥潭。地陷。3.凹下去:两颊深陷。4.设计害人:陷人于罪。5.攻破:冲锋陷阵。6.缺点:缺陷。

成语评论

天崩地陷”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电影里的特效场景,但它究竟能用在哪些地方呢?举个例子:老张经营了二十年的工厂突然倒闭,他形容那种感受“像是天崩地陷,整个人都懵了”。这里既没有真实的天塌地陷,却精准传递出生活支柱崩塌的冲击感。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描述重大灾难吗?其实不然。比如小林发现相处三年的男友早有家室时,她形容“当时感觉天崩地陷,脚下的地板都在晃动”。这说明心理层面的崩塌同样适用,可见汉语表达的精妙之处。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新时代有了新用法。去年直播行业大洗牌时,某主播在采访中说:“平台规则突变那刻,我们这行真是天崩地陷。”将传统意象嫁接到现代职场,反而让听众瞬间心领神会。

有个细节常被忽略:成语里的“天”和“地”其实暗含双重危机。就像去年台风导致山体滑坡,村民老李说:“先是天上暴雨像捅破了窟窿,接着山石把路砸断,这才叫真正的天崩地陷。”自然灾害中的立体式破坏,恰好呼应了成语的结构美感。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是自带画面感。虽然现代社会很少遇到真正塌天的危险,但当我们说“公司突然裁员,办公室仿佛天崩地陷”时,所有人都会默契地点头——毕竟那种集体震惊的氛围,确实像天地突然翻转。

下次遇到重大变故时,不妨试试这个表达。它就像汉语里的3D眼镜,能让听者瞬间进入你的情绪场景。记住,语言的力量不在于辞藻华丽,而在于能否让不同经历的人产生共鸣——这或许才是“天崩地陷”流传千年的真正原因。

天崩地陷的造句

  1. 造句 然降生之时,天崩地陷,兽禽奔走。
  2. 造句 云雾滚动翻腾,似乎发生了天崩地陷的突变。
  3. 造句 突然之间,天崩地陷,难道这世间还有什么值得他去留恋?难道这世间真的有永远无法原谅的错误?七修剑阵真能天下无敌么?或许它只是一个久远的阴谋……
  4. 造句 申公豹只觉天崩地陷,一片晦暗。
  5. 造句 一声猿嚎,仿如天崩地陷般爆出轰隆隆地巨响。
  6. 造句 二月春风吹心怀,桃花绽艳情人会。情深意切翘首盼,携手相爱到永远。爱你日月无光辉,天崩地陷心不移。百花盛开我誓言,月亮可为我作证。愿你情人节快乐,牵手一生夕阳红!
  7. 造句 镇静剂的威力是很猛烈的,我想你们这些正常人是根本无法了解到那种镇定自若,哪怕是天崩地陷也无法使你害怕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