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óu mò bēi àn
成语解释: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頭没桮案
英文翻译:There's no way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没:[méi]1.无;没有:屋里没人。我没铅笔。2.副词。未;未曾:没红。没来过。[mò]1.沉下去:沉没。淹没。2.漫过;高过:水深没顶。积雪没膝。3.隐藏:出没无常。4.把财物充公:没收。5.完了;终结:没世(终身)。没齿(一辈子)。6.同“殁”:病没。
杯:1.杯子:茶杯。杯盘狼藉。举杯痛饮。2.杯状的锦标:银杯。奖杯。捧杯。夺杯。3.姓。
案:1.古代端食物用的木托盘:举案齐眉。2.长条的桌子:书案。3.架起来用作台面的长木板:案板。4.事件。特指涉及法律的事件:惨案。破案。5.公务中的书面材料:有案可查。6.书面的计划、建议或决定:草案。决议案。7.同“按”。
你有没有听过“头没杯案”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它其实在形容一种专注到极致的状态——脑袋都快埋进酒杯和书堆里了。不过别急着找酒杯,咱们先聊聊它的实际用法。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李为了准备行业考试,连续三周每天只睡四小时,桌上堆满资料和咖啡杯,同事调侃他“头都快钻进杯案里了”。这里的“杯”指代提神饮料,“案”则象征工作任务,生动勾勒出当代职场人的奋斗画面。
有人可能要问:“现在还需要这么拼命吗?”其实成语背后的核心不是自虐式努力,而是强调聚焦目标的重要性。就像程序员调试代码时,整个下午盯着屏幕忘记喝水;设计师改方案时,手边奶茶凉了都顾不上喝——这些现代场景都是“头没杯案”精神的延续。
我个人观察到,真正高效的人往往会在“沉浸”和“抽离”间找到平衡。上周拜访的创业者王姐就很有意思,她每天设置三次“强制休息闹钟”,工作时全神贯注处理数据报表,休息时就彻底离开工位做拉伸。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反而比持续硬扛更能保持专注质量。
再看学生群体的例子:考研党小陈把手机设为禅定模式,书桌上除了真题集和茶壶别无他物。这种环境控制法既继承了传统成语的专注内核,又加入了现代时间管理技巧,相当于给“头没杯案”安装了智能开关。
说到底,这个流传千年的成语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或许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主动创造深度工作的“结界”比单纯拼时长更重要。下次当你需要处理重要任务时,不妨试试清理桌面、准备饮品、设置倒计时——给自己打造一个21世纪版的“杯案空间”,你会发现专注力就像肌肉,越锻炼越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