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ǎng fá fēn míng
成语解释: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绝不含糊
成语出处:邓小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要有奖有罚,奖罚分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处理问题界限分明
繁体字形:奨罰分明
英文翻译:keep strictly the rules for reward and punishment
奖:1.奖励;夸奖:褒奖。嘉奖。有功者奖。2.为了鼓励或表扬而给予的荣誉或财物等:得奖。发奖。一等奖。
罚:处罚:惩罚。责罚。赏罚分明。罚他喝酒。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什么是“奖罚分明”?简单说,就是该夸的时候别吝啬,该罚的时候不手软。比如成语“赏罚分明”,古人用这四个字就能说透管理智慧:战场上将领按军功发赏,违反军规则严惩,士兵自然愿意拼命。
有人问:“为啥奖和罚必须配套用?”举个例子,团队里小王业绩超额完成,老板公开表扬还发奖金;老李上班总摸鱼,却被轻轻放过。时间一长,小王会觉得“努力有啥用”,老李更肆无忌惮——这就是只奖不罚的恶果。
成语“信赏必罚”藏着人性洞察。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扛根木头给五十金,立竿见影树立公信力。现代公司用绩效奖金和末位淘汰制,本质上也是这套逻辑:让人相信规则真实有效,才会主动调整行为。
但奖罚就够了吗?我观察过不少团队,发现机械执行制度反而引发抵触。比如某销售团队,主管严格按KPI发奖金,却忽视员工家人生病等特殊情况。这时候“明赏慎罚”可能更合适——奖要明明白白,罚要带着温度。
遇到“老好人领导”怎么办?《韩非子》早说过:“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唐太宗时期,长孙无忌触犯宵禁,照样被魏征弹劾。当代管理者如果碍于情面搞特殊化,制度就变成了摆设。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的奖罚更需要“动态平衡”。疫情期间,有企业把惩罚迟到改成奖励全勤,效果反而更好。环境在变,执行方式也要变,但核心原则不变:让好行为有甜头,坏行为吃苦头。
下次制定规则时,不妨想想“论功行赏”和“罚一儆百”怎么组合。就像园丁修剪枝叶,既要用营养液滋养新芽,也要果断剪掉枯枝,花园才能生机勃勃。毕竟,人性的向阳面与趋利避害的本能,永远值得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