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ǎng fá fēn míng
成语解释: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界限清楚;毫不含糊。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时时越法纵舍,有足大者。”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賞罰分明
英文翻译:be discriminating in one 's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赏:1.赏赐;奖赏:赏罚分明。2.赏赐或奖赏的东西:领赏。3.敬辞。用于请对方接受邀请或要求:赏光。赏脸。4.欣赏;观赏:鉴赏。雅俗共赏。5.对对方的才能或作品深感满意:赞赏。赏识。
罚:处罚:惩罚。责罚。赏罚分明。罚他喝酒。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赏罚分明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规则清晰、公平公正的管理方式。比如“公司规定迟到三次扣奖金,全勤员工额外发红包,大伙儿干活儿都积极了”。这时候有人问:“为啥非得赏罚分明?”其实道理很简单——人心里都有一杆秤,知道努力会被看见,偷懒要担后果,自然愿意往正道上走。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就用了“移木赏金”的招数。老百姓把木头从城南搬到城北,立马赏五十金。大伙儿一看官府说话算数,对新政策的信任度蹭蹭涨。反过来,将领打了败仗也可能被削爵位,这就叫“赏功罚罪,令行禁止”。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模式,让秦国快速崛起成为强国。
现代家庭教育里,赏罚分明照样管用。孩子主动做家务奖励周末出游,破坏公物就得用零花钱赔偿。有家长担心:“这样会不会让孩子变得功利?”其实关键在把握分寸——奖励要侧重精神鼓励,惩罚重在认识错误。就像园丁修剪树枝,既不能任由疯长,也不能一剪子剃秃了。
观察发现,真正高效的团队往往藏着条“隐形标尺”。某互联网公司把项目分红和代码bug数量挂钩,程序员主动互相查漏补缺,产品质量反倒比单纯扣钱时更好。这说明赏罚机制设计比执行力度更重要——与其秋后算账,不如把规则变成前进的助推器。
古人说的“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放在今天依然鲜活。就像炒菜放盐,咸淡适口才是本事。好的管理者既要有发奖金的魄力,也要有收走特权卡的果断,更得留着三分灵活处理的余地,毕竟人不是机器,规矩之外总需要点温度。